•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人物
  • B7:产业调查
  • B8:产业研究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2009 3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亚太地区主要股市涨跌不一
    现在是上海加快建设金融中心的好时机——访伦敦金融城市长陆毅安
    美参院批准骆家辉任商务部长
    布朗敦促欧盟领衔刺激经济
    IMF批准贷款计划改革方案
    劳合社去年盈利19亿英镑
    美对冲基金今年或降薪25%
    美政府拟设破产总管 考虑接手非银行金融机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政府拟设破产总管 考虑接手非银行金融机构
    2009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贤佳 实习记者 王宙洁
      美政府拟设破产总管

      考虑接手非银行金融机构

      ⊙本报记者 朱贤佳 实习记者 王宙洁

      

      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奖金门”影响越来越大,美国政府认为对像此类非银行类的大型金融机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政府的监管权也必须全面覆盖。依据目前的授权,美国政府只能接管银行,对AIG这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特别授权。

      24日,奥巴马政府两大主管经济事物的要员——财长盖特纳、联储主席伯南克共同建言国会,给予政府更广泛的授权,使之可以接管那些濒临倒闭并有可能危害国家经济的非银行金融公司。

      盖特纳24日在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说,美国政府现在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对一个威胁到国家金融体系稳定的大型、综合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序的重组。美国国际集团的案例就凸显了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国家决不再面临这样的情形”。

      

      金融机构监管需更大权力

      24日,财长盖特纳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联手向国会施压,要求获得更大权力,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进行干预。

      此前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那样的权力,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况:无权对构成系统性风险的机构进行关闭、重新拟定合同、售出不良资产。”

      伯南克与财政部长盖特纳罕见地同时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有媒体报道称,伯南克呼吁成立一家新的监督机构,对构成系统性风险的大型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要求获得权力,逐步缩减AIG等遭受重创的非银行机构规模。他表示,如果政府在去年9月出手救助AIG之时,已经采取了相应手段,就可以对AIG进行接管或破产清算,缓慢缩减其业务,保护投保人,并强制要求债权人和交易对手分担一部分损失。

      盖特纳表示:“所有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和市场,都将受到有力的监督,包括适当的风险约束。监管机构必须运用标准,不仅是为了保护单个机构的健康,还为了保护整个体系的稳定。”

      

      奥巴马周末会见银行高管

      银行系统依然是奥巴马政府治理危机的大头。路透社24日援引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五(27日)将会见各大银行首席执行官,其中包括摩根、高盛和花旗的高管。

      美国财政部刚于23日公布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计划的细节。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奥巴马和银行高管会谈的内容,但各大金融机构担心,政府实施救助的条件将更加苛刻。

      一位白宫官员说:“一再重申要让经济重回正轨的奥巴马总统将要求我们把眼光放远,看到对彼此所承担的义务,使美国成功度过危机。”

      在国会对高管薪酬和分红政策设定更多限制后,越来越多获得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援助的金融机构都表示,它们将尽快归还政府注资。其中据知情人透露,只要监管部门批准,高盛将准备归还政府100亿美元注资。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董事长席拉·贝尔24日说,应该允许银行归还TARP资金,因为财政部需要更多资金来源。他同时表示,作为政府公私合作计划的一部分,出售不良资产的银行将不会在高管薪酬、分红等方面受到限制。

      

      美联储将晋升为主角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此前发表的联合声明说,未来美联储应该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扮演“中心角色”。

      在最近的几次针对大公司的金融救助行动中美联储扮演了最后出资人的角色,而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在这两个领域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

      1913年美国创立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美国金融系统遭遇的周期性危机。正因为如此,美联储应该在防止和控制金融危机方面与其他机构合作并发挥主要作用。

      美联储将继续利用现有手段,与财政部和其他机构合作,改善信贷市场功能,防止出现可能引发系统性损害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支持稳定和修复金融体系。

      为减少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美联储和财政部声明将与国会一道,建立一种机制,允许美国政府在早期有效地应对重要金融机构可能发生的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