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西藏区域报道
  • 10:西藏区域报道
  • 11:西藏区域报道
  • 12:西藏区域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2009 3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大小热点携手 进一步拓展上涨空间
    “两个中心”花落申城 投资机遇不断涌现
    短期动能仍然充沛
    工行的爆发比中石油更靠谱
    多空对决
    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攻克2400点时机基本成熟
    利好政策与市场热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工行的爆发比中石油更靠谱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图锐
      ⊙图锐

      

      自3月2日以来的反弹,价格高点出现在3月24日(深成指创出新高),量能的高点也出现在3月24日,俗话说“天量见天价”,量价既然配合得如此完美,说明大盘连续上涨后的确需要进行一波调整。如果调整得“快”且幅度又不大的话,以目前多方的决心和能力,是完全可以继续挑战前高点的。

      昨天是众多权重股年报登场的一天,大盘又刚好在前期高点附近的节骨眼上徘徊,看来这些年报用来充当多空双方进攻的工具也属正常。实际上,由于不少权重股所在行业已经在之前分析得很透彻,年报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当成行业发展趋势的晴雨表,预判行业景气需要结合年报与一季报的情况进行比较,尤其是在一季度的良好预期已经在慢慢被“反弹行情”消化的情况下。

      果不其然,昨天开盘后,前天“明修栈道”的石油股高挂免战牌,中国石油的年报炒作行情伴随着中规中矩的年报“正式落幕”,要想再起行情,恐怕也是“季报预期”了。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中国石油历史积累的套牢盘仍然太沉重,指望其迅速出现行情,恐怕有点“一厢情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暗度陈仓”的银行股,在工商银行高开高走的引领下走势十分强劲,银行股的上升趋势保持得最完美,最能说明此轮反弹的本质——中国的银行体系并没有出现美国同行那样的问题,资产依然较健康。较之石油股,虽然涨价带来增产,但似乎总是不那么让人放心。

      一个要调整,一个却强势上涨,昨天上午的大盘就在上下之争中先冲高再回落,走出了大幅震荡的态势,但大盘的调整迅速结束,工行收出了爆发式阳线,且由于有色金属板块这个“人气大腕”跟风强烈,因此昨天的上涨没有像上次的“二八”现象那样让人感觉怪异。这是不是说明工行上涨比中石油更靠谱?非也,无论是石油股还是银行股的上涨,都是资金活跃和决心的具体体现,差异只是资金的着力点不同罢了。在权重股轮番由后台至前台表现的同时,笔者并没有停止对有色金属板块“一家独大”的担忧,在我看来,百花齐放才有可能让大盘在反弹道路上走得更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http://misc.blog.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