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西藏区域报道
  • 10:西藏区域报道
  • 11:西藏区域报道
  • 12:西藏区域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2009 3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操作细节已在研究中
    姜建清:工行今年上半年贷款预计占全年的65%
    外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将破题
    海外市场价值显现 国寿称不会放弃投资
    中行牵头向国机集团
    提供8.5亿并购银团贷款
    华能贵诚信托正式开业
    建行发行不超过800亿次债
    获股东大会通过
    香港金管局拟
    继续向银行提供流动资金
    起草人详解“两个中心”文件出台始末
    吉晓辉:完善上海金融产业链 发挥支撑促进作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操作细节已在研究中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本报记者 黄蕾  

      

      上海探讨了近两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终于有了破冰的机会。就在3月25日上海建设两个中心意见获批的前一个礼拜,多家参与前期相关调研的养老保险公司、寿险公司被通知紧急召开闭门研讨会。据与会知情人士透露,探讨层面已经从前期的基础调研深入到技术、政策突破问题。

      

      操作细节已在研究

      试点虽获批,细节仍有待夯实。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即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由于在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的时候,投保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其边际税率有非常大的区别,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对于投保人有非常大的税收优惠。

      首先被摆上桌面热议的,是对税延方式的确定。“目前在讨论范围之内的税延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投保时就确定好领取时缴税的税率,二是到领取时再对此进行计算。”一家参会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参加当天会议的多为各寿险公司团险部人士。不过,税务总局相关官员在会上表态说,上海这一试点不能仅限于企业为员工投保,应覆盖全部,包括个人自己去保险公司投保。

      然而,一与会人士对记者说,试点的全面铺开,在操作上可能会有难度。他所指的难度即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由于各家保险公司的数据没有进行对接,因此,如果发生个人通过多渠道向多家保险公司进行投保,重复享受税优政策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个税收入,应该如何应对?”

      据相关人士透露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来看,试点可能会考虑采取控制税收额度的方式,即对个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设置上限。有人就此建议,可以借鉴上海车险信息平台,实现各公司之间及保险与税务的信息共享,这样一来,上述现象便一目了然。

      一家寿险公司负责人说,相比上述问题来说,目前更需要解决的是突破政策层面的问题。政策问题主要涉及的是突破了现行税法的规定。他举例说,“按照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我国居民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试点中的缴税方式恰恰相反,就是在领取养老金时缴税。法律上已经突破了税法的规定,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也是试点中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保险公司是最大受惠者

      上海乃至中央对这个试点的重视并非无因。“国际上对于个人年金的税收优惠是普遍做法。实施了35年401K计划(雇主和雇员共同供款并享受税收优惠)的美国,目前年金规模已逼近14万亿美元。而我国的个人年金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个人年金在所有养老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位寿险业人士期盼,“能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拉动个人购买年金的需求,这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催化剂。”

      可以预见的是,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中,保险公司将是最大受惠者。据业内人士介绍说,各国寿险公司在养老金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保险公司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具备养老金精算技术。“法国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超过80%,美国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14%。”

      一位业内专家详细介绍说,“自1975年以来,美国寿险公司中个人年金的准备金占比逐年提高。从1975年的5.25%稳步提高至2005年的42.12%,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有近一半的资产由个人年金贡献。”

      “一旦政策突破问题得以解决,对于已经在企业年金上积累了数年经验的保险公司来说,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在计税技术上,目前的企业年金记账系统已经留了这个接口,完全可以支持。”一家养老保险公司负责人说。来自投行界的普遍观点是,一旦试点成行,对保险公司尤其是对已经有养老金公司的保险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