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和需要信心的时代。
信心不足的首先是布朗。在G20峰会还有一周就要在伦敦召开之际,作为东道主的布朗还在忙于利用最后的几天时间四处“拉票”。在讨好了一通欧盟之后,布朗周四回到纽约会见那里的商界领袖,接下来又前往巴西和智利,为峰会做最后的协调。
布朗的立场到底如何,可能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本周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先前一向对欧盟不太感冒的布朗不无谄媚地宣称,英国不是欧盟的“支流”,而是绝对的“主流”,暗示英国可能会在本次峰会上迎合法德等欧盟成员关于首要推行金融改革的提议。而在此之前,布朗曾对奥巴马提出的加大经济刺激建议高声附和。
而在英国国内,包括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等政府要员都对布朗下个月要提交的预算案提出警告,称政府可能没有能力再推出第二套经济刺激案。
同样缺乏信心的还有盖特纳。针对中俄提出创设美元之外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建议,拥有在“绿背”上签字特权的盖特纳表示,他对于有关扩大特别提款权用途的建议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尽管他依然强调,美元仍是世界主导的储备货币。
盖特纳的心虚显然更加动摇了投资人对美元的信心。欧元兑美元应声飙升近1%。
阳太郎是日本每日新闻社驻欧洲记者,问起日本国内经济的现状,阳太郎苦笑着摇头:“出口的企业状况很糟。”25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作为日本经济的最大支柱,2月份日本出口额同比猛降49%,为有史以来最大降幅。
不过,有信心的也并非没有,力拓CEO艾博年就是其中一个。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正在等待与中铝的交易审批的艾博年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经济的看好,称自己对中国经济“绝对有信心”。
在新年开局不利的股市,随着过去两周两位数的涨幅,股市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信心也好像重新回到了市场。周三的美国股市,一度大跌逾百点的道指在尾盘再度上演逆转好戏,最终道指居然以大涨1.2%报收,标普500指数则延续着17年来最强的一波涨势。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数巨头富时集团副董事长唐启思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信息:该公司最近对中国的QDII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33%的受访机构认为,在今后12个月中,不会考虑发展QDII业务;39%的人持比较中立态度,视情况而定;还有28%则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可以开始出手。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表示,会在今后12个月内推出新产品。考虑到过去一年多全球市场的腥风血雨,这样的调查结果多少令人有些意外。换句话说,至少在中国,并非所有人都那么悲观,一些机构投资人的信心似乎已有所回升。
金融市场的一些正面进展,也让新一任伦敦金融城市长陆毅安感到欣慰。在25日的一场名为“走出风暴:金融城的未来”的公开辩论会上,陆毅安当着来自全球各国的数十位记者自信地说:“我对英国金融业的未来充满乐观。”预言金融城将开启一个“新篇章”的他提醒大家,过去两个月一些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比如企业债发行大增,比如一些房地产企业的成功配股。
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即便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客户充满信心的艾博年亦坦言,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之前,他们会相当谨慎考虑进一步的生产扩张。
在更多持续性的经济复苏信号出现之前,信心似乎只是一个“肥皂泡”,虽绚丽多彩却一戳就破。谁能让全世界的信心来一次真正彻底的提振呢?G20峰会,会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