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9 3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股文观止
    目前还处在偏上升整理周期初始阶段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四大因素预示4、5月份行情变数加大
    鲁润股份:朦胧的购买消息
    无风不起浪
    股指继续向上的空间不大
    强周期品种领跑A股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目前还处在偏上升整理周期初始阶段
    2009年03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学伟
      □金学伟

      

      时间、空间、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也是股市运动的三大基本要素。从时间说,股价运动是有周期的,这一点早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对此的研究与著述也可以“汗牛充栋”来形容。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周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顶、底的捕捉上,对另一个同样重要且更富前瞻性的问题却关注得不多,那就是周期的定性化研究。

      沪深股市存在一个平均19个月的周期。以此为标准,从1989年11月至今,总共已运行了12个周期,这12个周期可按下列几个标准进行梳理。

      一个是周期落点。如果一个周期结束时,其落点低于上一个周期的落点,那么,这个周期就算作下降周期,哪怕在周期半途曾创出过新高。

      一个是周期高点。如果一个周期的高点高于上一周期,周期落点也高于上一周期落点,那么,这个周期就是上升周期。

      如果一个周期既未创出过新高,也未创出过新低,那么,这个周期就是整理周期。

      以上述几个标准衡量,迄今为止的周期状况分别如下。

      第1周期,从1989年11月到1991年5月,为上升周期;

      第2周期,从1991年5月到1992年11月,为上升周期;

      第3周期,从1992年11月到1994年7月,为下降周期;

      第4周期,从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为整理周期;

      第5周期,从1996年1月到1997年9月,为上升周期;

      第6周期,从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为整理周期;

      第7周期,从1999年5月到2000年12月,为上升周期;

      第8周期,从2000年12月到2002年7月,为下降周期;

      第9周期,从2002年7月到2004年2月,为整理周期;

      第10周期,从2004年2月到2005年9月,为下降周期;

      第11周期,从2005年9月到2007年5月,为上升周期;

      第12周期,从2007年5月到2008年10月,为下降周期。

      总结上述12个周期,我们可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股市运动的基本态势是上升、下降、整理周期的互相交替。除了1989年到1992年连续出现过2个上升周期外,其余时间中,一个上升周期后紧接着总是一个下降周期或整理周期。与上升周期相比,连续出现2个下降周期的概率等于零。

      其次,在上升周期和下降周期间,整理周期扮演着中间过渡的角色。其中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这个整理周期,起着从下降周期过渡到上升周期的作用。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的这个整理周期,扮演着从一个上升周期到另一个上升周期的桥梁作用。这两种角色都属于股市中人常说的整理蓄势。从2002年7月到2004年2月的整理周期,夹在2个下降周期中间,起着过渡作用,这种类型的整理周期即所谓的熊市中期整理。

      其三,以累加统计方式看,无论如何,一个市场的下降周期数都不会等于上升周期数。

      从第1周期到第3周期,为2升1降,接下来就是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整理周期。由于这个整理周期的上升幅度极大,而且周期落点512点比上一周期落点325点足足高出57%,因此,这个周期是一个偏向于上升型的整理周期。

      从第1周期到第4周期,为2个上升周期,1个下降周期,1个整理周期,接下来就是1个上升周期。

      从第1周期到第6周期,为3个上升周期,1个下降周期,2个整理周期,接下来就是1个上升周期。

      从第1周期到第10周期,为4个上升周期,3个下降周期,3个整理周期,接下来是1个上升周期。

      总而言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上升周期数总是会比下降周期数多1—2个。而且每当下降周期数达到比上升周期数少1个时,接下来不是上升周期,就是整理周期,不再会出现下降周期。这种情况和世界各国股市的统计结果是一样的:排除整理时间,上升时间总是占到总交易时间的62%左右。超出这一比例,就会出现调整;低于这一比例,市场就会回升。

      如此,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了,从1989年迄今,总共12个周期中,除了3个整理周期外,剩余的9个周期中,上升周期为5个,下降周期为4个。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再出现一个下降周期吗?显然不可能。不可能出现下降周期,那么,从去年10月1664点以来的这个周期,只能是上升和整理两种周期中的一个。

      由于1993年的1558点调整后,股市出现的是一个偏上升型的整理周期——相对这样一轮时间短、幅度大的调整,出现这种类型的周期势所必然,它既是修复创伤的需要,也是为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到来进行充分蓄势的需要,因此,本轮周期大体上也会是这种类型的周期。

      偏上升型的整理周期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上涨时间短、幅度大,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这个整理周期便是这种情况。一种是幅度相对较小,但上涨时间长。如果是前者,周期高点基本上会出现周期开始的头几个月,也就是5月份左右。如果是后者,那么周期高点大体上会出现在周期开始后的第11到13个月之间,也就是10月份左右——常态的整理周期高点总是会出现在周期的半途中,如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的这个整理周期。而目前,无论是哪种情况,产生周期高点的条件都还没有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