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专 版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周刊
  • B3:基金周刊
  • B4:基金周刊
  • B5:基金周刊
  • B6:基金周刊
  • B7:基金周刊
  • B8:基金周刊
  • B9:基金周刊
  • B10:基金周刊
  • B11:基金周刊
  • B12:基金周刊
  • B13:基金周刊
  • B14:基金周刊
  • B15:基金周刊
  • B16:基金周刊
  •  
      2009 3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股民学校
    期货时代 钢铁投资因“期”而变
    通货膨胀
    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3·15投资者教育主题宣传月不断深化
    利用国债回购
    提高短期资金利用率
    第十届资本市场3·15投资者教育与服务主题宣传月部分现场活动安排
    读准年报的四大视角
    “盖特纳的新杠杆”如何拯救美国银行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盖特纳的新杠杆”如何拯救美国银行业
    2009年03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浙商证券 陶敬刚
      ⊙浙商证券 陶敬刚

      

      美国财政部3月23日公布了“有毒资产”的详细处理方案,包括了“遗留贷款计划”和“遗留证券计划”两个部分。该方案是2月份提出的“金融稳定计划”的落实,政府将为该方案出资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与私人投资一起用于购买50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今后“有毒资产”购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到1万亿美元。

      自从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以来,银行系统资产项下大量的信贷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同时,在各类信贷资产的基础上创造的资产抵押债券流入到保险、基金、银行等各类型金融机构中。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这些信贷资产和抵押证券成为危害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

      尽管美联储、财政部通过各种措施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和资本金,暂时性解决了银行的生存问题,但是近几个月来银行系统超额准备金大幅飙升,显示银行系统将美联储、财政部千辛万苦注入的资金保留在金融系统内部,而没有用于信贷创造,也就没有为实体经济的复苏提供流动性支撑。如果长此以往,美国的银行体系将成为依靠政策注入资金续命而没有信贷创造功能的“僵尸银行”。这样美国财政部的任务就很明了:剥离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体系的这些“遗留贷款”和“遗留证券”。

      按照财政部长盖特纳的计划,“遗留贷款计划”、“遗留证券计划”将分别用于清理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和整个金融系统的有毒证券。在“遗留贷款计划”中,私人部门和财政部(代表纳税人)1:1出资,成立若干个“公私合营基金”,美国联邦贷款保险公司(FDIC)为基金提供最高达资本金6倍规模的贷款;在“遗留证券计划”中,“合格”投资经理(初定为5名)筹集初始资金,财政部提供1:1的参与资本金和1:1的贷款。筹集的资金将由私人资本提供者操作购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毒证券,FDIC或者财政部进行监督。经营成果则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也即私人资本和政府资本1:1承担损失或者收益。

      因此,盖特纳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公私合营机制”。该方案下,政府为私人资金提供了极大的杠杆:在“遗留贷款计划”和“遗留证券计划”中,1单位的私人资金分别能够撬动最多13单位、3单位的政府资金(包括资本金和贷款)。在美国经济出现普遍性“去杠杆化”的形势下,盖特纳方案为私人资本提供了政府背书的巨大杠杆支持。美国政府将自身的信誉、美国人民的信任作为赌注,压在了此项赌博上。私人资本、政府信用、纳税人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计划:计划失败,则私人资本遭受损失,而政府动用的纳税人资金将受到更大的损害;计划成功,则私人资本和政府使用的纳税人资金都将增值,私人资本和政府将五五开分享利润。

      方案对于私人资本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盖特纳此次赌博获胜的最大支撑。私人资本的参与消除了市场对于美国政府国有化金融机构带来的恐慌;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为有毒资产进行定价,从而加快有毒资产的清理、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恢复银行系统的信贷功能。唯一的担忧在于,两大计划实际操作人数目繁多,从成立基金到购买有毒资产,再到运作资产,各个环节需要私人、政府的通力合作,确保计划的有序进行对于美国政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