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到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期货·债券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2009 3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促进世界经济明年底前复苏 G20峰会公报草案提前曝光
    伦敦峰会能带来什么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面临三大挑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面临三大挑战
    2009年03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业的监管合作问题备受关注,这也是即将召开的伦敦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全球金融监管合作仍面临多重挑战,至少在监管的执行机构、法律标准和有关各方的政治意愿等三方面存在障碍。

      

      执行机构的挑战

      疏于监管被认为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大原因。危机爆发后,全球监管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全球监管需要能够协调全球事务的机构来承担,不过现在还难以确定哪家机构堪此重任。

      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体系中的重点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论坛(FSF)等。其中,IMF一直被认为是风险防范与危机救助的主力军。但危机发生后,IMF作为全球主要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机构,其权威性广受批评。最近,有人提议应该让国际清算银行担任更多的风险监管职责。

      3月26日,美国最新推出的金融系统全面改革方案则强调要加强金融稳定论坛在全球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美国财长盖特纳本月26日表示,金融稳定论坛要与IMF和世界银行一道,监督执行更高的监管标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最近提议要在联合国设立经济理事会,担当全球金融监管重任,这一提议也受到许多国家欢迎。

      

      法律标准的挑战

      德国总理默克尔3月28日表示,世界需要一部金融市场宪法。这样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国家的愿望。然而,全球金融业的现实表明,市场的发展总是超前于监管和法律规范。例如,美国对冲基金和衍生产品市场的管理一直令人头痛。而去年9月雷曼公司倒闭案已在全球引发了破产法律在各国和地区的法律适用和执行问题。从具体的法律规则上看,全球金融业在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要求、透明度要求以及会计准则等方面仍有许多难以协调之处。

      美国最新推出的金融系统全面改革方案将把对冲基金、保险公司、金融衍生品行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如何保证各种政策之间避免冲突是美国面临的挑战。据悉,金融稳定论坛将推出一项新的方案,以解决监管失察、避税以及洗钱等问题。

      

      政治意愿的挑战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背后是大国力量的博弈。目前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最突出的三股力量来自美国、欧盟和新兴市场。美欧与新兴市场以及美欧之间的利益取向不同,冲突不可避免。特别是,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所做的让步是问题的关键。

      从美国3月26日推出的金融系统改革方案来看,美国依然在积极维护自己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尽管美国提高了金融稳定论坛的作用,但仍要把它与IMF和世界银行一道作为监管全球金融体系的三大机构。欧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希望借此次危机提高本地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新兴市场则更关注自身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成长,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寻求更大的话语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6日提出应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表明中国政府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诉求。

      种种挑战使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前景不容乐观。像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这样的悲观人士甚至认为,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将以失败告终。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各国最终仍将执行各自不同的金融监管机制,只是监管力度会加大。(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