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到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期货·债券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2009 3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促进世界经济明年底前复苏 G20峰会公报草案提前曝光
    伦敦峰会能带来什么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面临三大挑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促进世界经济明年底前复苏 G20峰会公报草案提前曝光
    2009年03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派记者 朱周良 伦敦报道
      峰会前夕,一些抗议者在伦敦高举写着“我们不为他们的危机买单”的旗帜游行示威 本报传真图
      当地警察在为峰会的安保工作忙碌

      新华社图

      尽管G20金融峰会正式开始要到4月2日,但本次会议即将发布的公报草案却提前曝光。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30日披露的这份草案,G20领导人将在第二次全球金融峰会上着重强调抵制保护主义。文件还强调,“全球危机需要全球解决方案”,呼吁各国协调一致应对危机。对于美国提出的加大经济刺激的建议,公报草案并未做出明确回应。

      相比之下,这份文件对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强调更多一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首次明确将IMF特别提款权(SDR)的发行和分配列为议题之一。联系到近期有关扩大SDR作为潜在储备货币作用的呼声,业内人士认为,将SDR的内容写入峰会公报可能意味着这方面的改革将取得实质进展。

      ⊙特派记者 朱周良 伦敦报道

      强调抵制保护主义

      在刊登在金融时报网站的这份草案中,各国领导人共提出了24条主张,从恢复经济增长、着眼国际金融体系和机构改革以及支持自由市场、抵制保护主义等几大方面对当前的危机进行了“会诊”和总结。

      “我们,20国集团,4月2日在伦敦第二次举行峰会。”公报套用了和去年11月15日第一次峰会几乎一模一样的格式开头。

      公报开门见山地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当代最严峻的挑战,这场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全世界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全球危机需要全球的应对方案。”公报以这样的方式呼吁全球合作。

      分析人士注意到,最新披露的这份公报草案更多还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在具体问题上的阐述较少。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对保护主义的抵制,不管是贸易保护还是金融保护。

      公报指出,受到危机冲击,当前世界贸易出现了25年来首次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尤其需要继续支持开放和全球化,确保实现贸易对于经济复苏的核心推动作用。报告再次重申了去年华盛顿峰会做出的有关不实施新的投资和贸易壁垒的承诺,宣布不设立新的出口补贴,并将在第一时间对有关的保护措施做出修正。各国还同意,将抵制保护主义的承诺延长12个月。

      

      增长和改革两手都要抓

      有消息人士透露,上述公报草案在2日峰会召开前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其中的一些数据可能仍有待商榷。也因为如此,在提前曝光的这份公报中,还留了不少“填空题”。

      草案说,各国已经采取的刺激措施,加上拟议中的IMF增资,目标是要使得世界经济在2010年底前实现一定水平的增长,但草案并未给出这一增长的数字,而是留了一个空白给G20峰会的首脑们来填。

      业内人士注意到,这份草案并未提到之前美国强调的继续刺激经济的有关细节,而是同时强调了确保经济恢复增长和着眼未来不犯同样错误的重要性。

      草案声称,已经实施的财政扩张计划将会使全球产出增加逾2个百分点,创造逾2000万个就业机会。

      针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即时要求,报告提出,G20将继续致力于在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同时,推出更多必要的刺激措施。报告提出,各国已经同意增加IMF的资源,但具体数据仍有待会议确定。具体的渠道包括三方面:通过向成员进行双边借款;扩大新借贷安排机制(NAB);如果仍不够再通过市场融资。

      报告提出要在未来两年提供一定数额的贸易融资,同时支持多边发展银行增加借贷,具体的金额将在本次会议上决定。

      不过,金融时报引述一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在周一开始的超过两天的伦敦磋商期间,这份草案仍有可能改动。他将上述草案称作“英国财政部抛出的试探气球”,并称有些内容仍有待商榷,包括合作和刺激方案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称之为成问题的IMF改革。他补充说,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可能会提出修改建议。

      明确提出强化SDR作用

      观察人士注意到,这次的公报在金融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意见,比如在IMF的特别提款权方面。这也让一些人对这次峰会在SDR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有了更多憧憬。

      公报第八条明确写道:我们同意增加分配XX(注:原文中此处留空)美元的SDR,用于增强全球流动性。

      自1969年创立以来,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创设以来,SDR一共只分配过两次,总额一共为214亿SDR单位。

      不过,更多有识之士认为,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对SDR使用机制进行改革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华盛顿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卡尔日前撰文指出,索罗斯等提出的关于扩大SDR使用的建议恰逢其时。卡尔早年曾在IMF专门从事SDR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卡尔表示,出于私利考虑,美国从来就不赞成扩大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声称扩大SDR发行有可能引发全球通胀。但卡尔认为,美国其实是怕SDR作用的扩大威胁到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但现在,(扩大SDR发行的)时机成熟了。”卡尔表示。他分析说,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面临潜在的通缩压力,同时,与各国央行持有的巨额储备资产相比,现有SDR的规模极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最保守的美国人也不应该再对SDR抱有恐惧。”

      卡尔表示,在当前的恶劣世界经济环境下,索罗斯等提出的SDR分配建议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恰如其分。

      索罗斯上周公开表示,除一次性增加IMF的资金以外,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各国应该就每年发行一次数额较大的特别提款权达成一致,比如2500亿美元。

      巧合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也发表文章指出,当前应该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扩大SDR的发行有利于IMF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他呼吁各国着力推动SDR分配,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