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牌照瓶颈待破
2009年03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苹苹
⊙本报记者 金苹苹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方案中,私人银行作为相关业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上海)副总经理张印君和其他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内金融环境相对优越的城市,上海在推动私人银行发展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银行要开私人银行,都不能绕开上海这个点。”张印君历数眼下已经开展这些业务的中外资银行,无一例外地都选择在上海进行私人银行的布局,更有如工行,虽然总部在北京,却把私人银行的总部放到上海。
东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陶昌宇告诉记者,上海的优势在于三点:人才相对众多、金融环境良好以及拥有众多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高净值人群。陶昌宇表示,上海拥有众多金融交易市场,也使其得以一直在金融创新方面处于前沿。“个人理财业务真正发展也就是四五年的光景,但上海基本是市场上所有理财产品创新的主导者。”
然而优势之外,私人银行要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难题。业界最为迫切期待的,则是政府如何在监管方面,给予私人银行正式的规范性指导。“上海是个讲究商业规则的城市,私人银行业务的推进,也恰恰需要这点。”张印君如此表示。
据记者了解,与海外私人银行不同,我国内地的私人银行属于商业银行的一个业务部门,并没有单独的私人银行牌照,甚至连相关的规范性文件都没有。“大家都是摸着石头在过河。”陶昌宇与张印君有同感,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都以母行下属的业务部门形式出现,因此很多业务的开展,所受的监管也都参照商业银行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的烙印。
但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生业务,私人银行亟待规范性的指导和对自身身份的明确定位。“这样开展业务,我们才会更有方向。”给予私人银行一个确定的定位,也因此成为业界普遍认同的最为实质性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