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4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创业板“分流效应”有限 不会冲击主板市场
    纽交所集团:
    创业板应注意维护诚信度
    期货公司 期盼亮相创业板
    创投界人士“忍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
    高科技企业 近百家深圳企业准备冲刺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深港两地将有更大合作空间
    韩交所:
    愿与深交所展开善意竞争
    淘金创投概念上市公司可看三大细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投界人士“忍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
    2009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敬飞
      ⊙本报记者 敬飞

      

      昨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引发了中国创投业人士的热议。

      中国最大的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管理人陈玮认为,在吸取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创业板市场的经验教训后,基于中国庞大的经济后盾,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将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另有多家大型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创业板的引导作用巨大,他们将会为中国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比以往更多的资金支持。

      

      将打通中国创投产业链

      达晨创投执行总裁肖冰告诉记者,电广传媒当初之所以成立达晨创投,“就是因为2000年要开启创业板,但后来却始终没开,这对达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好在我们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肖冰认为,正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其影响的延续,才使得创业板在今年得以开启。金融危机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为此,各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其中,中国证监会所能采取的最有力的举措,就是扩充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肖冰透露,两年前,达晨创投即已开始转向前期项目的投资,今后将花更多精力寻找优质前期项目。

      陈玮在2007年与程厚博等人创建了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成功募集了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同名创投基金。此前,他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总裁,见证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各筹备阶段。陈玮说,“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出来了,我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玮表示,创业板的开启,符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就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而言,补上了以成长性为重要上市标准的一环;对中国的创业投资业是重大利好,会极大地推动PE、VC去投资早期项目。

      陈玮说,“早期项目,银行几乎不给贷款,这些初创型公司在融资上只能依靠PE、VC。创业板的诞生,把创投业的整个产业链激活了,将处于发展早期、成长期的优质企业,也纳入了资本市场,这是最重要的影响。”

      陈玮还对暂行办法保留了对盈利记录的要求表示赞赏。他说,世界上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的创业板,只要求连续经营记录,而不提盈利要求。我们的办法,坚持了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要求,这个市场标准不能变,能使我们的创业板市场避免像其他很多国家或地区那样,因上市企业资质差,而缺乏流动性,成为“死板”。

      

      成为重要退出渠道

      启明创投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亦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他说,在目前的全球金融环境下,欧美的资本市场非常不景气,境外IPO市场几乎关闭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开启,对中国创投业无疑是一个福音。

      邝子平表示,接下来,我们会更加关注一些能在国内通过创业板退出的项目,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考虑是否投资时,花大力气去关心被投资企业的架构是否符合海外上市的标准,因为此前我们考虑更多的是通过海外退出。我们还很关注创业板关于外资创投企业退出方面的细则。现在,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接下来会水到渠成,我们并不担心。

      邝子平呼吁,相关细则要做得充分些,而且,前几批上市企业的选择,要尽可能严谨些,要选择那些确实有成长性的、创新的公司去上。

      对于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受访者均认为,这些公司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都将非常优秀。而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的时间,应该就在几个月后。就上市数量而言,受访者认为,会一批一批地上,第一批应该会超过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