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4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理财产品“瞄准”股市 入市风险须掂量
    中行首期人民币
    自动滚续理财产品发售
    招行推出网银
    专业版优KEY优惠
    招行延续
    企业网上支付优惠政策
    QDII净值回升 申购仍需谨慎
    中德安联推两款银保产品
    上海农行专家:住房贷款省钱三招
    东亚银行溢利宝系列产品
    挂钩股市
    国内首张国际标准
    保险金融信用卡将上市
    结构性产品发行小高峰再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财产品“瞄准”股市 入市风险须掂量
    2009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苹苹
      随着股市的回暖,近期理财市场上也吹起了一股投资资本市场的“春风”,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信托产品,投资标的涉及股票市场的产品逐渐增多。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投资者可以适当选择此类产品投资;但切不可过高估计其“赚钱”能力,涉足有关股市的理财产品,广大投资者还得“悠着点”。⊙本报记者 金苹苹

      产品再“瞄准”股市

      2009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走强带动了银行、信托等机构再次把产品设计的焦点“瞄准”到股市上。

      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从春节后至今,证券投资信托有明显回暖的迹象。相关产品的发行量一路上升:从1月份的13款发行数量(延续了2008年后半年态势)到2月份的32款,再到3月的21款,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的发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除了信托公司之外,银行在眼下也成为发行挂钩股市理财产品的“生力军”。据普益财富研究员李要深表示,进入2009年后,银行在发行涉足股市的理财产品的速度就有所加快。此前一度停滞的相关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这种以股市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在1月、2月以每月2-3款的速度推出,到了3月份,一共推出了7款。”

      在具体的投资标的上,李要深表示,大部分此类产品都是以股指为主要投资标的,比如东亚银行日前正在发售的溢利宝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挂钩于“i股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与“恒生H股指数上市基金”。除提供到期100%本金保障外,该产品的投资收益将取决于两个挂钩标的表现的平均值。但也有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直接挂钩个股。比如招商银行在不久前发行的一款结构性产品——“金葵花”精选银行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投资标的中就包含了挂钩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四款H股价格表现的衍生产品。

      投资价值仍需评估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涉足股市的理财产品,一方面与有关机构看好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预期有关,另外一方面,部分投资者认为现在存款利率太低,想要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获得更高回报,加上最近股市行情不错,因此有关机构就“见风使舵”,推出相关理财产品。

      但是,这类产品的投资价值如何?而且去年发生零收益、负收益的部分理财产品也有部分是同类产品,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呢?

      据某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部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发行的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售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而该人士所在银行目前也暂时没有发行此类产品的意向。

      “或许我们比较保守,在求稳的态度下,我们希望在看到股市出现明显的趋势后再发行有关产品。”该人士分析,很多上市公司的第一季度季报,将在4月份集中发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业绩或有所下滑,因而股市也因此会有一波调整。“所以如果要发产品,我们更倾向在5月趋势明朗以后再发行。”

      因此对于这类产品,市场分析人士质疑最多的,是其发行时机是否适合。“涉足股市的理财产品,入市节奏、建仓时间都需要把握好,但现在市场处于相对高位,不排除在未来有所调整。所以谨慎点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再等一等。”李要深表示。

      自行投资产品标的是否可行?

      虽然市场分析人士甚至部分银行业内人士都表示,眼下投资涉足股市的理财产品,或可以再缓一缓。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并不值得投资。

      “银行发行的挂钩股市的结构性产品,其价值所在,是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下的可能获取的高收益。”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表示。陈柏轩认为,部分投资者觉得,既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挂钩标的都十分明确,因此“何不自己按标的进行投资” 的想法不是不可行,但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银行发行的此类结构性产品,也吸取了过往“负收益”的教训,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都被设计成保本型产品,因此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不必担忧本金的安全。而投资者一旦自行投资,则可能面临本金亏损的情况。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徐欣也比较赞同陈柏轩的观点,他认为银行发行的此类产品,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保障资金的安全性,这个恰是投资者自己投资所无法保证的。此外,银行所设计的结构中,一旦满足相关条件,或许投资者还可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在资产配置中,投资者可以把直接投资股市的资金视为高风险投资,但也需要将部分资金放在安全性资产的行列,以分散投资风险。”

      至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普益财富研究员李双红分析表示,结合创业板IPO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可以预期沉寂很久的打新产品或许又要成为信托公司的主攻方向,因此目前觉得市场预期尚不明朗的投资者,也可以在未来关注此前一度火爆的打新类信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