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正是去年银监会因银行普遍爆发“零收益”理财产品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周年之际,为此,本报特别对银行理财产品和相关业务的合规性深入沪上多家银行网点进行了调查。
⊙本报记者 涂艳
极力回避银行产品 甚至回复“不知道”
步入上海陆家嘴地区,记者以马上将有一笔50万左右的大额资金入账为由进入各家网点的理财专区享受“一对一”的理财服务。而走访过招行、农行、中行、建行、光大、民生和上海银行等多家网点后,记者出乎意料地发现,上述银行的理财经理(有些甚至是私人银行部的客户经理)无一人主动提及本行的产品,而是不约而同地告知记者现在主打的是新发基金而非银行产品。“现在没有什么产品卖得好,银行也不怎么做了。现在利率这么低,那些低风险的产品收益很不乐观,银行从中也谋取不到太多利益。”某国有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坦言。
在得知记者的投资目标是在年内保本保收益,浦东第一八佰伴附近的某银行理财经理甚至摊开一只新发基金的宣传册,回复:“保证收益的产品不知道有没有,但是这款基金的募集期就快结束了,可以考虑一下。”
为何他们都对银行产品持回避、暂不推荐的态度呢?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从去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排头兵——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逐渐萎靡就能看出端倪。在大幅降息之前,企业普遍有通过银信渠道融资的客观需求,而这也是在股票挂钩类产品沉寂、信贷类产品崛起的直接原因。随着目前央行利率步入低点,这类产品的发行动力骤减,收益率和银行的盈利空间也被大幅压缩。
“今年中间业务收入是主要追求的目标,简单说来也就两条线:银保产品和基金。”招行杭州分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财师告诉记者。“而对于有些银行理财产品,部分是因为募集不顺利甚至直接失败告终,银行自然嗅到了投资者的喜好而将重点放在两条线上。”
“基金+银保产品”占领理财中心
去年8月,记者在采写《代销基金渠道遭彻查 暗访银行探究竟》一文时,各网点理财业务中心十分冷清,而本次走访多家营业网点时,理财经理的热情明显和去年下半年的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或许因为行情刚刚启动,投资者纷纷将目光盯上了今年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截至3月19日,已有包括9只股票型基金和3只指数型基金在内的27只新基金发行,发行规模大幅提高。而在记者调查的7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无一例外地向记者首推正在发行的基金。但是对于银行这类基金代销渠道销售行为的合规性,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其中,对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提示很不到位。几位理财经理只是强调震荡市场中,新基金相对老基金的优越性。“新基金跌幅肯定比老基金小很多,因为他们往往有一段建仓时间,是可以对抗震荡市的。”“现在股市底部已经站稳了,投资偏股型基金风险肯定很小了。”在某些银行,记者甚至被诸位理财经理“包围”,热情推销之下,让投资者感觉行情大好,投资机会不容错过。
另外,为了打消记者疑虑,7家银行的理财师都使出了一招“撒手锏”——以身说法。“我们的同事都买的,我自己也买了,而且每月做定投,如果你想买我可以推荐给你几只。”更有一位理财经理在推荐过程中当即打开了电脑上的个人账户,让记者一览她的投资记录。可是从中可以看到,她总计投资金额仅为1万元左右,而9000多元都放在十分稳健的货币市场基金内,而其他的4个偏股型基金份额也分别只有300份(价值300多元)。 对此,该理财经理解释为她刚刚开始做定投,所以份额都很少。
当得知记者仍对基金抱有较大疑虑后,分红险和万能险就成了理财经理向记者推销的另一类产品。略高于定存收益的两个品种对于保守的投资者尚有吸引力,对此,理财经理对投资风险的提示较为明确,并对照分析了两类产品各自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