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更淡定
⊙本报记者 屈红燕
“创业板就要推出了,但是不要忘记像当年‘创业板001号’这些没有走到最后的企业和企业家,不要忘记他们的历史贡献!”罗飞,松禾资本董事长,曾经将真金白银投向过当年“创业板001号”,并目睹了这家企业因为创业板迟迟未能推出,最后错过发展机遇,并无缘上市的整个过程。
本土创投是伴随着十年前创业板热潮而诞生的群体。因创业板迟迟未推出,许多像当年“创业板001号”这样的企业倒下,造成创投砸出去的资金损失惨重,本土创投遭遇重创。但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煎熬让本土创投对自己要做的事业有了深刻的思考,这十年也是本土创投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浮躁走向淡定的过程。
十年之前的浮躁
厉伟,深港产学研董事长,见证了等待创业板的十年,许多人和事都让他刻骨难忘。
厉伟用了一个“炒”字形象地描述了十年之前大家蜂拥进入创投领域的心态。上世纪90年代,中华大地从南到北都被一个“炒”字裹挟,大家炒地皮、炒股票、甚至炒墓地,创业板也难逃一个“炒”字。“许多人都是抱着捞一把的心态进入创投领域的。”
“十年之前,如果一个企业说我能上市,创投通常的做法就是要企业开个价,计算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价,就可以决定投资了。”
“炒”字带来的教训非常深刻。厉伟说,当年有一家创投公司和深港产学研等公司一道发起设立深圳创业投资公会,但在等待创业板的过程中,这家公司早早被迫清盘了,原因很简单:由于创业板迟迟不推,这家创投公司的股东又要求较高的回报,该公司只好踏入二级市场炒股票,结果可想而知。
罗飞说,十年之前很多创投和企业都追求一夜暴富的机会。创投就是寻找企业上市前的套利机会,抱着“做一把就走”的心态,根本不会考虑对企业的引导等增值服务。而同样,当年有些企业家也目光短浅,认为企业是他个人一手创立起来的,根本无法接受团队持股这样的激励概念。
当年的“创业板001号”是一家国内外声望极高的生物制药企业。该公司原计划靠上市融资还贷的方案因为科技板迟迟未开而无法实施。公司新技术新产品迟迟未能上市,业绩大幅滑坡。中小企业板恢复上市后,公司却与上市无缘。如今园区内杂草丛生,当时风光一时的总经理已远走他乡。
十年之后的淡定
经过十年的洗礼,十年的摔打,本土创投也洗去了当初的浮躁和青涩,正在走向成熟阶段。
厉伟感慨地说,“对于创投来讲,创业板最大的风险,恰恰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成功上市。”对于一家企业能否成功上市,有很多因素,并不是企业就可以说了算,因此,在厉伟看来,创投的内核就是做好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能不能成功上市、在哪个板上市反而退居其次。
创业板即将正式推出,但厉伟他们并不打算加快投资节奏,而是坚持一系列的投资原则。“我要问,这个行业是否是我愿意涉足的行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怎样、财务状况是否健康,我是否有更好的投资对象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