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金融研究
  • A5:专版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信息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财政投入机制转变 新医改方案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医改大事记
    产权交易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投入机制转变 新医改方案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2009年04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资料图
      6日正式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任金承刚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投入机制的重大转变,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可以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的转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所谓“购买服务”,即指政府基于某种考虑,为某些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服务、某些基本医疗服务,全额或部分埋单,但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目前辽宁省铁岭市、山东省潍坊市、黑龙江省鸡西市等地正在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有益探索。

      山东省潍坊市财政局副局长田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潍坊市从去年7月开始实施了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择优确定了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搭建起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初步建成城区“10分钟就医圈”。截至去年底,潍坊市已累计建设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6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33处。

      此外,从去年9月份开始,潍坊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居民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卫生机构诊断、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管理等十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些服务需要的费用全都是由政府来埋单,政府按年人均10元的标准进行“购买”,为此去年潍坊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购买服务资金1000多万元。

      针对药价虚高导致“看病贵”的问题,潍坊市还对社区用药全部实行政府采购,70种社区基本药物执行“零加成”销售。田利民说,截止到目前,与城区综合医院相比,社区基本药品销售价格低44.1%,非基本药品销售价格低34.9%,为城区居民节省药品支出172万元。

      田利民表示,过去政府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很大一部分投入用在养人养机构方面,实惠没有完全落在老百姓头上,而且由于缺少竞争机制,服务效率不高,老百姓也不满意,政府常常是“费力又不讨好”。

      “通过实施‘购买服务’,不论是公立还是民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要你为居民提供了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就通过公共财政替居民埋单,投入效率大大提高,形成群众、政府和机构三方受益的局面。”田利民说。

      对此,金承刚也表示,购买机制的建立,可以调动民营资本的投入,形成公立、民营共存、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局面。

      此外,金承刚提出,推行购买服务,保证将政府投入转变成有效的服务,还需要进行绩效考评,不仅要考评群众是否得到了符合质量规范的服务,也要考评群众得到服务后其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进,通过这两个部分的绩效考评,避免政府采购“虚拟”的服务,确保政府购买的服务能够落实到个人头上,而且是有效的服务。

      2020年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医改进行这么多年,以往重具体政策层面。这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确立了医改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医改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是深化医改的顶层制度设计。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新增卫生资源

      将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

      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我国将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

      新公布的《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意见》提出,我国将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

      我国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我国将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意见》提出,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和数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医改中,就曾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多年来始终停留在出台目录的初始阶段,并没有建立起涉及基本药物生产、采购、配送、使用、报销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

      为此,新公布的《意见》明确,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

      同时,新医改意见要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表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仅有利于整顿治理药品生产供应保障体系,促进医药市场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引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专家表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需要政府履行其应尽职能,加大投入力度。

      《意见》明确了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意见》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还提出要转变投入机制,保证卫生投入的绩效。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在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方面,《意见》提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此外,《意见》还强调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并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表示,《意见》虽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排斥社会资本的介入。相反,《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正是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作为医改方案近期将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之一,我国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根据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将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并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作为关注的重点,《意见》明确,国家将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同时,国家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此外,《意见》还表示将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取得突破,加上其他改革措施,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所有困难家庭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这是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

      《意见》中还提出,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共同组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所有涉农的县(市、区)全部建立的基础上,不断规范和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目前全国所有县(市、区)基本都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据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我国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快速增加。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4亿元,比2006年增长138%;地方财政资金投入38.5亿元,比2006年增长43%。2008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分别增加到50.4亿元和42.5亿元。

      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救助效果日渐显现。2007年,城乡医疗救助人次达到1171万,还资助2957万人参加新农合。

      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支出4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9%;城乡医疗救助人次达744万,资助3571万人参保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