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4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主力资金移仓 PTA远月合约强势补涨
    商品期货不是衍生品
    大商所昨起发布仓单日报
    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
    3月成交量大幅增长
    资金推动豆粕创新高 后市追涨有风险
    金价重回“8”时代 上期金放量大跌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推动豆粕创新高 后市追涨有风险
    2009年04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吴光静
      ⊙特约撰稿 吴光静

      

      4月7日,大连豆粕强势上涨,量价齐升,其中主力909合约一举突破前期压力位,并创出近半年来的新高,价格收于2875元∕吨,成交量近140万手,持仓量也创下近期的最高点,达到37.5万手。豆粕此番大涨,得益于以下几点:

      首先,资金流入推动豆粕上涨

      2009年1季度,豆类品种中之前的“强势股”连豆,由于走势脱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走势,但在期价得不到现货价格支撑的情况下,在国内利好政策支撑的情况下,其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而下跌亦有支撑,从而造成了连豆价格“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从而使得连豆交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在连豆操作性不强的情况下,资金流入相关衍生品种,即豆粕和豆油,且“粕强于油”,造成豆粕此番大涨。从年前12月初至今年4月7日止,豆粕指数上涨幅度近34%,豆油上涨幅度近19.4%;3月份,豆粕主力0909持仓平均30万手左右,4月7日,豆粕主力909合约的持仓达到37.5万手,创出近期新高;豆油主力0909合约平均持仓24.7万手。同期,连豆主力0909合约平均持仓只有22万手左右。资金对于豆粕上涨的推动,从持仓量上可见一斑。由于资金持续流入,因此成就了豆粕的强势上涨。

      其次,3月份USDA报告利多推动豆粕上涨

      3月31日,美国农业部报告(USDA)显示,2009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7602.4万英亩,较去年的7571.8万英亩增加30.6万英亩,低于市场此前预测的7925.1万英亩均值。报告利多,带动美豆强势上涨,当天美豆指数上涨5.47%,收于934.1点。利多的种植意向报告带动了美豆近期的涨势。截至4月7日,美豆指数最高上冲984.6点。目前,美豆正考验下一目标位1050美分附近。在外盘美豆大涨的情况下,国内豆粕经过前期六个交易日的回调之后再一次冲高,并创出新高。

      再次,油厂停产,供给受限

      今年3月份,油厂停工限产消息频现,油厂开工率下降,许多油厂停产限收,有效供给受限制。据了解,黑龙江东部油厂大面积停机,而山东、华东及沿海部分油厂也有停机计划。另外,部分进口大豆到港延期,也不断有新的油厂可能加入到停工限产的行列之中。这使油厂的油粕库存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从而支持了豆粕价格上涨。

      最后,商品市场整体氛围利多

      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回暖,其有可能已经接近或者已经形成周期性底部。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多数类别的商品价格跌幅都在60%至70%左右,尤其是大宗商品的风向标原油,其价格下跌幅度达到74.5%,其他商品如铜的跌幅达到65.1%,小麦跌幅64%,玉米跌幅61.1%。下跌幅度如此之深,时间之短,都已经接近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跌幅,此轮回调可能已经到位。

      同时,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幅降低利率以稳定金融系统、刺激经济,目前而言,利率已经降至近百年来的新低。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数量型放松货币政策,竞争性货币贬值不可避免。由于实物资产价格对货币贬值非常敏感,所以有理由认为主要大宗商品可能接近或者已经形成周期性底部。近期而言,G20会议上推出1.1万亿美元救市计划,也激发了市场做多的信心。在商品市场整体回暖的氛围下,豆粕上涨并创出新高也就顺理成章。

      但是,笔者认为,通胀预期带给整个商品市场的是长期效应,即使商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内在动力,但任何上涨过程都将会是螺旋式上升,价格的涨跌也会遵循“蓄水池”原则。目前而言,豆粕价格上涨已经接近于大豆价格。豆粕价格超过大豆价格的情况出现过一次,但是后期价格依然是应声而落,所以做多豆粕的风险也日益加大,追多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