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4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弹压票据融资 央行重启91天正回购
    地方债发行利率持续上行
    “09 绵阳投控债”发售
    挖掘债市“黄金券”
    “09铜城投”4月9日上市
    风险疑虑复燃 欧系货币滑落
    如何识别网络非法证券活动
    上海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地址、网址及客服电话
    关于提醒广大投资者防范网络非法证券活动的公告
    中期票据今年发行量已超去年全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识别网络非法证券活动
    2009年04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近年来,随着证监会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力度不断增大,不法分子的伎俩也越来越隐蔽,虚拟的互联网成为网络骗子们设置骗局的新领域。他们以承诺高额收益为诱饵,利用部分投资者企盼一夜暴富的心理,打着推荐股票或代客理财的幌子,诱骗投资者。

      一般来说,网络非法证券骗局有以下几种形式:

      ● 冒名顶替式:盗用合法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拷贝合法机构简介、人员状况等信息,冒用公司标识,设立李鬼网站,蒙骗投资者。

      ● 无中生有式:凭空捏造公司名称、地址、历史、从业人员、客户信息及反馈意见等信息,伪造公司工商执照、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以及“3.15认证站点”、“在线诚信企业”等各种备案认证资格标志,并链接入股市动态新闻,给投资者造成有实力机构的假象。

      ● 撒网钓鱼式:利用QQ、MSN等实时通讯软件,股吧、网站新闻评论等BBS以及个人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通过市场分析、个股点评等方式,营造出“草根证券专家”的形象。对与之交流有兴趣的网友,伺机发展成收费会员。这些专家在市场保持牛市时,高谈阔论,俨然“股神”;市场逆转时,则销声匿迹,逃之夭夭。

      ● 移花接木式:以网络为平台,通过销售荐股软件、认购私募基金、介绍理财知识等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借合法营销活动之名,行非法证券活动之实,诱骗投资者钱财。

      尽管各种诈骗手法花样百出,其实投资者只要掌握几招简单的识别方法,完全可以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1、在证券业协会官方网站上查询合法机构的名录。国家法律规定,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俗称“荐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俗称“委托理财”、“代客理财”)都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的批准,没有经过批准的,不得从事这些业务。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官方网站首页(http://www.sac.net.cn/),有所有合法机构的信息公示,投资者可以查询。但也有一些假冒网站会冒用合法机构的名义,投资者应注意识别。

      2、注意识别汇款账号。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网站提供的汇款账户一般为私人账户。根据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给公司汇款不应进入私人账户。遇到此类情况,投资者应分外警惕。

      3、注意识别网站域名。对于冒名网站,域名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如www.gp6658.com,或直接以数字构成,如www.600823.net,或采取偷梁换柱、画蛇添足等方式在合法机构网站域名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数字)。投资者应通过google、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仔细辨别域名真假。

      4、注意识别宣传手段。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网站往往以“内幕信息”、“黑马”等煽动性语言信息吸引投资者注意,或者以承诺收益、保证盈利的夸大宣传来诱骗投资者。这明显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对于这些虚假宣传、承诺受益的网站,投资者不要轻信。

      5、注意索取合同。通过合法机构从事任何证券活动,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如果不能提供合同,或者只能以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供合同副本,不能提供合同书面原件的,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

      6、咨询证券监管机构。对于任何涉及证券方面的问题,投资者都可咨询当地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上海证监局的信访咨询电话是021-50121047,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9:00—17:00)内,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投资者解答。

      上述六招方法只是识别网络非法证券活动的一般方法。除了掌握上述方法,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不轻信道听途说,不指望一夜暴富。如果您一直想着天上的馅饼,很有可能落入了网上的陷阱。要知道,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1998年国务院令第247号)的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也就是说所有损失最终将由您自己买单。请您加强警惕,合法投资,自觉远离非法证券活动。

      上海证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