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4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寒潮”驻留时间若长 市场可能会受不了
    识别泡沫陷阱
    将考验2300点
    谁把大盘拖下水?
    春雨贵如油 
    cnstock
    长阴并不意味见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把大盘拖下水?
    2009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硕
      ⊙黄硕

      

      周三一大早, 我们便因为《瑞银下调中信兴业民生三银行评级至抛售》一事而担心——这三只银行股是否会拖累金融板块、从而把大盘拖下水?这一次,我们猜中了结局了——周三果真是金融股把大盘拖下深渊,当天上证指数收盘下跌91点、跌幅3.76%,金融指数更是下跌6.45%。只不过戏剧性的一幕是——我们却没猜中开头,被降级为“抛售”的民生银行居然以2.65%的跌幅成为当日金融板块里最抗跌的股票。这的确是一件意外之事。当天金融股,又是被哪几个利空给带下水的呢?

      1、大行唱空。当天有媒体在《瑞银下调中信兴业民生三银行评级至抛售》一文提醒我们这个来自境外大行的评级——近期,一些国际大行纷纷下调了中资中小银行的评级,原因在于“股价高估”。昨日,瑞银证券发布报告指出,“我们认为规模较大的银行是较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它们比小银行估值更便宜,一级资本充足率更高,因此下调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股票评级至抛售。”一般的评级下调或许不算新闻,但下调至“抛售”的地步,那杀伤力可就非同一般了。

      2、政策传闻。近日,各大银行2008年年报纷纷出炉。作为银行两大“掣肘”的“双率”(即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遂成为关注焦点。分析最新2008年年报可发现,去年尽管各大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了一定增速,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却出现“同比双降、环比双升”的情况。这是自银行股改之后首次出现该情况。有媒体在《四大行双率解析:150%拨备覆盖率导向性之下盈利大考》一文中提醒我们这个潜在风险——“各银行纷纷在2008年四季度大幅计提准备金,这样一来,2009年的拨备就可以减少,利润增长或有所保障。然而,此前传闻银监会对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极有可能由目前130%提升至150%。果真如此的话,则银行很难在不良贷款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的增长”。当前,银行面临处理“大局”、“风险控制”与“盈利”三方平衡的问题。

      3、敏感数据。有消息人士透露,3月份新增贷款或达1.87万亿元。消息一出,再度令市场震惊。由于增速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这也使得4月份的信贷走势再度蒙上迷雾。在信贷飞速增长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关注信贷风险防控。上证报的最新消息是《三月信贷增速远超预期 银监会加紧防控风险》。文中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日,银监会召集了部分学界及业界的人士,就拟定的信贷风险防范文件进行论证”。

      这三个原因齐齐努力,终于把银行股拖下水。当天金融股跌幅前列的固然是券商概念,但真正把指数带下水的却是权重方面重中之重的银行股。招商银行当天下跌5.65%。工行、建行、中行算是跌幅较浅,但仍跌了3%以上。可见当日银行股的受灾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