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4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十问范鸿龄
    创业板:中小机构投资行为的风向标
    指数调整 个股分化
    多空对决
    略显疲态 需要整理
    大跌不改震荡上行趋势
    大跌不足虑 向上仍是主基调
    机构砸盘导致年线攻击战延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跌不足虑 向上仍是主基调
    2009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恩智
      ⊙张恩智

      

      昨天大盘单边下跌,成交量明显放大,23个行业指数全线下跌。但从机构的仓位看,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杀跌动能有限,短期大跌难掩中期向上趋势。

      

      大跌难掩向上趋势

      昨天股指大跌,但依然有多只个股涨停,说明市场活力并未因大跌而下降。最新的机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维持连续多周的上升趋势,机构仓位小幅下跌千分之一左右,表明当前行情中机构仓位较为稳定。据晨星配置风格测算,积极配置型、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上升 至58.32%、31.89%,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从76.28%下降至76.18%,说明整体机构仓位较为稳定。股票型基金主动减仓0.10%,混合型基金主动加仓0.45%,继上周加仓0.19%后,本周基金继续小幅加仓。仓位较低的混合型基金正在主动加仓,主动加仓幅度在5%以上的基金有42 只,主动减仓幅度在5%以上的基金有25 只,这说明当前多方依然强于空方,未来趋势有望继续向上。

      昨天盘中,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股一度大幅下跌,带动大盘大幅震荡。但从基本面看,银行股受益于信贷增长,平均股价也不高,未来下跌空间不大。在已经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及未来可能出台进一步的政策保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未来将进入逐步复苏的阶段,虽然需要多少时间还不能确定,但经济形势确实是在逐步好转,银行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会有所减轻。虽然短期银行股大幅下跌,但从中期看,未来依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板块杀跌动能有限

      从板块动向看,除银行股之外,短期下跌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前期涨幅较大的有色金属板块,二是钢铁板块,这两大指数昨天盘中跌幅均超过3%。从基本面看,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流动性上升,钢铁行业景气度已出现底部的特征,未来下跌的空间均不大,其对指数的杀跌动能较为有限。

      有色金属板块年初以来涨幅巨大,原因在于流动性复苏以及通胀预期、有色金属行业的强周期性、高Beta值特性、未来业绩改善空间巨大。目前这些因素依然存在,这决定了有色金属板块依然是一个长线投资品种,短期可能受到消息面影响下跌,但长期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有色金属股是从2007年年中调整以来跌幅最深的一个板块,最低时的股价不到最高价位的两折,风险已充分释放。在有色金属价格触底、市场流动性不断复苏的背景下,有色金属股客观上有超跌反弹的要求。有色金属板块的业绩2008年大幅跳水,与2007年盈利高峰时相比,大幅回落60%—80%,这暗示着有色金属板块未来业绩改善的空间较大,对市场有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

      除了有色金属板块,昨天钢铁板块也集体下跌,主要是受到进口铁矿石临时结算价格大幅下跌预期的影响。受铁矿价格下跌的影响,预计钢材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钢铁企业亏损的时间相对有限,对大盘的领跌作用也在相对淡化。

      

      中期关注两大板块

      从全球视野看,A股市场依然是盈利最为稳定的股票市场之一。据SP500公司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盈利数据,2008年SP500成分股盈利大幅下滑了76%,2009年一季度,SP500公司盈利依然处于下滑的过程中。从中国A股市场的情况看,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的幅度估计在5%以内,2009年一季度预期也相对较好,表明A股市场依然是全球不可多得的高稳定型股票市场。短期下跌之后,A股的估值水平进一步降低,导致“估值洼地”效应进一步体现,建议关注PE较低的高速公路板块和增长预期较高的通信板块。

      高速公路板块平均股价不高、PE较低、稳健的特性使其成为中期投资的良好品种。从基本面看,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公路运输已成为我国客运体系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由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航运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水运在货物周转量中占比达到63%,而公路货运占比近年来稳中有升,保持在10%以上。在经济增速放缓、多数行业盈利前景不明朗的环境中,高速公路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3G时代的来临推动通信板块进入高增长周期,预计今年下半年3G 网络将进入规模应用阶段,客户资源、服务水平、技术实力、内容资源是电信服务企业主要的核心竞争要素,我们应关注在这些方面有竞争力的公司。

      虽然国内形势较为稳定,但周边股市震荡不可避免,由于盈利大幅降低,周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持续冲击A股市场,其风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