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2009 4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以退为进 意在夯实年线攻坚战基础
    此轮行情中
    哪类投资者是赢家?
    暴风雨洗刷后 A股市场春意盎然
    以时间换取空间 等待与60日均线靠拢
    cnstock
    股指将展开
    技术性反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此轮行情中哪类投资者是赢家?
    2009年04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去年11月份以来,流动性驱动下的行情的最大特点是,在流动性没有衰竭之前持续上涨,但由于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以及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行情在运行过程中会时常震荡。这也是流动性驱动行情的共性之一。

      虽然自1664点以来,从理论上说,任何有股票、有交易的投资者都是盈利的,但仍有赢家和输家之分。输家的标志是:一、受到去年金融危机的“惊吓”,在反弹过程中早早出局并“死等1500点、1300点”的;二、在悲观预期和刺激政策之间患得患失,“买了割、割了买”,或者是按照技术面的教条“见大阳买入,见大阴抛出”的;三、在大盘循环波动式上涨、个股结构性轮动的行情中频繁“抛弱的、追强的”,从而“被抽两面耳光”的。衡量谁是这轮行情的输家,一个最简单的标志是,只要不买行业景气度弱的电力股、石油股,不骑上以大银行股为代表的“笨重大象股”,买其他任何股票,此阶段的盈利应该至少是翻一倍。如果这轮行情的盈利幅度没有超越同期大盘的涨幅,即是输家。这轮行情的输家多见于“看数据做行情”的超理性者、受舆论影响太多而缺少主见者、关注周边市场走势多过关心国内市场者。

      这轮行情中的赢家有两类,一类是在2000点以下“捂股”不动者,此类投资者又可分为“主动捂”和“被动捂”两种情况。“主动捂”是基于对经济面、公司面、市场面的充分了解与理解,认为虽然从中、短期看,市场的经济背景与行情波动可能还会有反复,但从长期看,2000点以下是A股市场又一个难得的战略性底部,且中、短期也有很好的安全边际,基于战略性底部的筹码难得,所以坚定地“长捂”不放。“被动捂”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去年被深套其中,“不解套打死不出”的,尽管在这轮行情中从底部算起也获得了翻番的涨幅,但一方面基于跌50%要涨100%才能弥补亏损,另一方面受套的成本实在太高,这轮行情中的翻番涨幅与收益相对于前期的巨亏仍是“小巫见大巫”。另一种“被动捂”认为,A股市场就是政策市,有这么多、这么大的政策,A股市场理应涨个两三倍才过瘾。相对于前一种“被动捂”的囚徒心理,此类“被动捂”具有明显的赌徒心态。从A股市场的历史看,任何一种“被动捂”最终都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搁浅在沙滩上”的结局而告终。

      此轮行情中另一类赢家是具有“索罗斯思想”,且具备高超的投机技巧,对A股市场的特性深有心得的机会主义者。这类投资者认为,在8—10年一次危机、5—6年是许多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大小非”市场权益不对称的情形下,真正的价值投资难有作为,但A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股市,在诸多不成熟之余也蕴含了许多“不成熟”赐予的机会。在流动性驱动的这轮结构性轮动行情中,他们以“车轮战”战术的滚动操作方式获得了远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利润。加上这类投资者没有成型的或固有的盈利模式,他们始终认为在不同行情中能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方式,等到下一轮行情出现,他们或许又有了新的盈利模式。

      不论哪一种风格类型,赢家的共性是“操作先动,行情后动”,输家则是“行情先动,操作后动”。因此,赢家相对于市场总是主动的,输家相对于市场总是被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