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2009 4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操盘手法“横冲直撞” 神秘巨资涌入国内期市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沪燃料油或将延续滞涨走势
    欧佩克减产初见成效 已对油价构成支撑
    白糖陷入“浮躁市”
    资金恐转战远期合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操盘手法“横冲直撞” 神秘巨资涌入国内期市
    2009年04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苗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叶苗

      

      一股资金,在期货市场横冲直撞。

      昨日,沪铜、沪铝的持仓创出新高,天胶、豆粕等品种的成交在近两日内大放天量。据统计,进入2009年以来,不少期货品种的持仓量都已经较2008年初翻番。期货市场的“容积”瞬间膨胀。这波新鲜资金来源不明,操作手法又颇为“异类”,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可能是大量股市资金转战期货市场,而其屡屡抛空的做法,又经常让自己陷入困境,个别公司席位的迹象尤为明显。

      “不按常理出牌,动不动大涨大跌,没有任何先兆。”作为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景川说,“最近行情好,但很难做,2月份以来这波外来资金把大家都打乱了。”

      

      大笔资金涌入金属品种

      昨日,随着市场整体的放量上涨,一些金属品种的持仓量刷新了历史纪录。例如沪铜的总持仓达到463756手,沪铝总持仓达到359930手,双双创出新高。沪锌的持仓也达到246846手,处于高位。而各品种的成交量也依然巨大,沪铜成交87万手,天胶成交89万手,豆粕成交166万手,上海市场的总成交达到了2777亿元,距前一交易日创出的3065亿元纪录相去不远。全国总成交也达到了4982亿元。

      纵观整个期市,持仓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膨胀。例如去年四月同期,沪铜、沪锌的持仓尚在10000至15000手左右,稍多的沪铝也仅在20000手左右,其他品种情况亦然。进入2009年,以金属为代表的持仓量大幅增加,进入市场的资金可谓“前仆后继”。

      涌入资金量到底有多大?以沪铜主力合约的资金变化为例,2009年1月5日,当时的主力合约0903持仓163072手,结算价为24760元/吨;到了昨天,主力合约0907持仓220104手,结算价为36380元/吨。沪铜一手5吨,按保证金10%计算,今年以来仅在主力合约上就增加了新资金19亿元。以同样方法计算,沪铝在主力合约上增加新资金1亿多。其他品种的流入资金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不按常理出牌的资金

      “肯定不是老资金,而是场外资金,”景川表示,最近期市资金流入非常明显,给人感觉是不按常理出牌。而据期货公司普遍反应,一些老客户没有大规模加仓的迹象。事实上,期货市场多年沉淀下的资金和专业人士,其对市场的脾气摸得都差不多了,而新来资金则是横冲直撞,“动不动在盘中一个大幅下跌,其实什么事都没有。”

      而新资金的涌入,造成传统资金的做盘困局。“毕竟你有自己的操作节奏,但是它打破了你的做法。所以最近行情很好,但很难做。”景川说,“老投资者都不大适应这个节奏,一跌全跌,一涨全涨,而且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先兆。”

      景川把这批资金的操盘手法归纳为“做短线、遇反弹即抛空”——盘中也会偶有买入,但是买得很短促,不愿意隔夜,一到尾盘就往下砸。导致整个市场都会跟着走。“因为它们打破了传统的止损预期。一般人都会有自己止损的大致范围。但这些资金砸的时候是不顾忌这些的,最终做买盘的人也跟着一起去杀跌。”

      一名业内人士也感到困惑,“过去这种现象几个月也会出现一次,但那背后肯定有消息或背景。但从今年2月就开始,这一现象就没消失过。”景川解释说,2月初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金融海啸新一轮将爆发,美国日本经济会出现新的恶化。而当时市场正在反弹,所以这部分资金认为后市低迷,便屡屡利用反弹抛空。但这种逆势操作也使这波资金套住不少,部分席位已有迹象。“感觉它们手法不是很老到,对市场不了解。”

      资金来源:股市或是实体经济

      “场外的资金被期货行情所吸引,不断加盟这个市场。”神策投资分析师陆承红说,一些急于弥补2008年损失的股市资金,对慢慢上升的股市行情还不满意,这部分资金可能转战到期市。“目前好多行情都跟股市联动很紧密。比如4月8日,股市下跌造成期市也下跌。这种情况以前很少发生,过去股市与期市两个市场有点像跷跷板,现在期市中的一些资金则把股市当作晴雨表。”

      景川也表示,从其操作特点分析,新资金来源于股市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利用期货市场可做T+0的条件,一会抛一会买。另外,一部分资金可能来自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较难,因此这部分资金也在进入期货市场。“期货市场至少是以现金为主,变现能力比较强。”

      这批资金什么时候能撤出呢?专家表示,估计要等到信贷规模恢复,投资环境好转,会撤出一部分。但也有可能很多资金在期市中获益后,就会沉淀下来。

      “新资金让市场暂时有点紊乱,但是改变不了大局。”景川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改变不了,期货市场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很难被左右。市场秩序整体上不会有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