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总理讲“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今年“两会”期间又讲“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对中国股市也有信心”。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如此表态,给投资者了不少信心,令大家对未来增加了几许期待。
信心自然对资本市场具备很强的支撑作用,然而股票定价毕竟讲究业绩、增长、估值等指标,各项数据的逐渐变好,才能更加有效地支撑资本市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09年基本目标:GDP实际增长8%、CPI增长4%、广义货币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社会零售额名义增长14%。可以说完成上述目标难度不小,尤其是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零售额增速。
从2008年12月份开始,部分宏观数据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比如PMI连续3个月回升,2月份数据与50的分水岭仅一步之遥。金融指标则更加乐观,12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信贷均为高增长,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甚至达到1.62万亿,可以说国家设定的2009年全年5万亿的新增贷款目标,可以轻松达到甚至超过。然而数据并非完全如此正面,有些喜忧参半的数据夹杂其中,甚至不那么乐观的数据亦存在。我们用2009年1-2月份的合计数据以避免春节扰动,有些为预估数据:发电量1-2月份同比下降幅度收窄,但根据南方电网的情况,部分省份依然明显下滑;而1-2月份出口整体下滑10%以上,甚至几个重要港口如上海、深圳等数据下滑惊人;税收收入1月份下降17%,而2月份亦不理想,这意味着企业盈利处于收缩过程中,我们预计在通缩环境中,工业企业盈利不好,可能出现20%以上的下滑,这可能令2009年一季报不那么美丽。而海外经济的低迷,更是令人出冷汗。
也正是因为存在如此多的负面数据,投资的信心难以很好地凝聚,包括众多分析机构也对未来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谨慎预期。也基于此,几乎所有分析机构对2009年的宏观数据预期都低于政府目标,如GDP增长在7.2-7.6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品增速都低于国家设定目标值3-5%,对全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否增长存在保留甚至怀疑。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况存在,国内资本市场从2008年底反弹之路走得一波三折,犹如大病初愈之人还存很多虚弱之象。
那么各项数据何时才能变好并且真正支持信心呢?我们判断2009年下半年初步具备这种可能。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信贷投放,从货币学派而言对国内总需求有很大的刺激;4万亿的投资计划正在逐步推进,众多工程正在进入实施阶段;10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相关行业和企业将产生提振作用;而国家和地方对房地产的刺激行为,以及宽松流动性的支持作用,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都有望逐步转好。再考虑到2008年下半年的低基数作用,2009年下半年的各项宏观数据有望出现逐渐向好的可能。届时数据将开始支持投资的信心。
最后我们谈一个规律,可能对增强信心很有帮助,美林证券发布的投资时钟,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来寻找最优大类资产配置。当经济增长增速下降、通货膨胀增速下降的过程中,债券为表现最优异的大类资产,因为在这个环境下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包括减息等手段促进经济回升。当政府刺激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开始复苏,而通货膨胀还处在下降阶段,大类资产配置最具吸引力的为股票。我们理解目前正处于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丰富的流动性推动资本市场的估值上升,而企业盈利要到未来才逐步转好的过程。尊重规律、期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