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财经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大商所暂停一公司交割业务
    武钢行权首日出现“乌龙”
    期货公司急觅钢材居间人
    关于2009年记账式附息(五期)
    国债上市交易的通知
    关于2002年记账式(三期)
    国债付息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8年记账式(五期)
    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环渤海地区钢材期货
    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上创业板需考虑实际门槛
    券商股交易机会将更难把握
    信达证券六家营业部更名
    国泰君安:股市将继续“N”型走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公司急觅钢材居间人
    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涵
      钢材期货市场潜力巨大,但很多期货公司短期内就是打不开局面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钱晓涵

      

      急于拓展钢材期货市场份额的期货公司,近日又祭出了新的招数——招募钢材期货居间人。

      记者日前从国泰君安期货公司网站上看到,招聘钢材期货居间人的广告,被处理在了非常显眼的位置。按照居间合同,居间人为期货公司带来客户,客户交易所产生的佣金收入将由期货公司和居间人分享。

      据了解,类似的做法在业界正逐渐流行起来。雇佣“编外部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各大期货公司打破钢材期货竞争僵局的重要手段。

      

      开发客户竞争激烈

      “钢材期货市场,是期货公司永远都开发不完的。”在业界,认同这种说法的人不在少数。鉴于钢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钢材期货上市后,期货公司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而全国数以百计的钢厂、数以十万计的贸易商,更是给期货公司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乐观人士预计,钢材期货上市后,有望为期货市场带来至少一倍以上的增量资金。实际上,期货公司现阶段所面临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来得激烈。

      “像宝钢这样资金实力雄厚的钢企,少说也有三、四十家期货公司前去拜会过了吧”,上海某期货公司机构部经理对记者坦言,大型钢厂对前来拜访的期货公司早就厌烦了。“你们有多大区别呢?” 送走一茬又一茬期货公司的钢企负责人往往禁不住如此发问,而被问到的期货公司工作人员往往非常尴尬。

      除了生产企业,为数众多的钢材贸易商也是期货公司争夺的对象。“这个圈子不容易进入。”某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以上海市场为例,80%的贸易商都是福建人。“贸易商互通声气,没有熟人介绍就去和他们讲期货,根本不会有人理你。”

      

      被迫绕道居间人

      明明知道钢材期货市场的潜力巨大,但短期内就是打不开局面,这成了期货公司共同的“心病”。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贻误战机,部分期货公司不得不求助于居间人的帮助,希望以此迅速摆脱僵局。

      “说是新招,其实也只是新瓶装旧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居间人模式在期货界早就存在,只不过居间人在原有的期货品种的开发上已经差不多了,而钢材期货因为是新上市,所以空间很大。

      国泰君安期货给居间人开出的条件是,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免费提供市场宣传资料与研发信息,并根据居间人所在地市场需求,以举办投资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协助居间人开发客户。而需要居间人做的,就是带来钢材方面的客户。

      与黄金期货有所不同的是,个人散户对于钢材期货的热情非常低,所以期货公司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钢材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上。期货公司所需要的居间人,主是为钢厂、贸易商提供物流、融资服务的机构,因为这些机构手中握有大量的钢材客户资源。

      “他们和钢厂、贸易商熟,能说得上话。”某期货公司市场部主管对记者表示,借用这些机构的力量,期货公司开发开发客户容易很多。但付出的代价就是,佣金收入的一部分将支付给居间人。

      

      业内仍存争议

      事实上,居间人模式在业界至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居间人的存在极大地侵蚀了期货公司的利润,并会最终导致期货公司不思进取,疏于加强研发力量。

      一般来说,居间人和期货的分佣比例为“五五开”,某些公司开出的条件甚至更为优厚,但这就意味着期货公司在从居间人处获得客户资源的同时,丧失了很大一块原本应属于自己的利润。

      不少业内资深人士曾明确指出,过于庞大的居间人团队会大大降低公司的硬实力,最终甚至会压垮期货公司;而个别期货公司开出“三七”、“二八”的高额分佣比例,更是容易引发期货业的恶性竞争。因此,期货公司有必要压缩居间人团队,或严格控制居间人分佣比例上限。

      但也有期货公司认为,应当允许不同的期货公司拥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况且居间人模式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对期货市场有贡献,至少在期货新品种上市初期,居间人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带来大量产业链内的客户,以这些客户为契机,期货公司随后的市场开发工作会顺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