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财经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上海北孚举牌 ST兴业换届引燃“战火”
    各自出招 ST兴业新旧势力“火线”拉票
    神秘巨资反手做多 武钢70亿融资重燃希望
    1003家公司披露年报总利润降8.41%
    云南城投
    定向增发募资近20亿
    信息披露违规 中电广通遭证监会行政处罚
    银行理财产品“护航” 攀钢“维稳”上市地位
    沪深一批公司预告首季业绩
    京东方投资175亿
    开建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线
    三鹿第四批破产资产流拍
    S*ST黑龙将恢复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理财产品“护航” 攀钢“维稳”上市地位
    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军
      ⊙本报记者 陈建军

      

      “攀钢系”整合完成之后能否保住上市资格,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近日发行的理财产品意在破解这一困局。

      4月13日,攀钢钢钒成交1.26亿股,换手率达到4.81%,此前超过这一成交量的是2月24日(当时明确了现金选择权的实施时间)。就在昨日成交如此活跃的情况下,攀钢钢钒收盘时买一和买二上挂单还高达3051.61万股,按照9.61元收盘价计算,对应资金约为3亿元。其实,4月13日的交易情况仅是神秘资金近期源源不断涌入攀钢钢钒的一个缩影。由于攀钢钢钒近期的成交价几乎都没有低于9.59元换股价的,这些天几十亿元资金的涌入显然不是冲着现金选择权而来,而是为了获取“攀钢系”整合附带的无风险收益。

      除了那些主要配置低风险标的投资对象的债券型基金外,银行专门为“攀钢系”整合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涌向攀钢钢钒的一大资金来源。光大银行从4月8日开始发行的T计划2009年第七期产品,投资标的就是攀钢钢钒现金选择权。此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推出投资标的为“攀钢系”现金选择权的专门产品。其中,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涵盖了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按照产品的说明,光大银行T计划2009年第七期产品是在二级市场上以不高于9.63元价格买入攀钢钢钒,并在两年后以10.55元的现金选择权约定价格卖给鞍钢集团。这种为保证一定收益率空间而约定买入价格的设计,正好说明了“攀钢系”股票在换股价附近逼仄空间内巨量换手的原因。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获取低风险收益的资金大量涌入,无疑将对“攀钢系”整合完成之后的新攀钢维持上市地位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