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2009 4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怎么看国库资金结余与财政收支赤字
    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的变化
    “轻资产”不轻 “重资产”不重
    有漏洞,政策就会变味
    觊觎中国土壤修复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机会
    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董 扬
      董 扬

      汽车产品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除了B2B之外,还有B2C。买一辆汽车等于同时买了将近一吨钢铁,几百公斤橡胶,一个到两个电脑。我跟钢铁协会的同事一起开会,就说你不能把钢锭卖给大家,不可能把钢板卖给大家,而我可以买了你的钢板做成汽车卖给普通用户。所以汽车是可以通过直接采取措施刺激市场马上见到效果的一个产业。现在国家把每年用于更新汽车的资金增加到10亿元,从今年3月起到12月底,用50亿元鼓励汽车下乡,拿出100亿元用于汽车技术改造更新,并且鼓励汽车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3年以后,我们能够看到振兴规划目标的实现。

      1.6升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的调整,让我们的汽车消费需求动力向前推进了一步,效果已经看到了。新政策开始实施后,在北京注册的轿车放大了2倍。北汽下属的福田公司,是我国商用车第一大企业,从元月到现在,单月产销都连续破了它的历史纪录,即使天天加班加点,职工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还供不应求。农村市场购车非常火爆。

      规划当中,改善外部环境的针对性条例,消费贷款是比较突出的,鼓励或者支持各大汽车厂去组建汽车金融公司,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提供一个数字,汽车企业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贷款的坏账率不到1%,远远低于四大银行去做的购车贷款的坏账率。因此在这里,我要呼吁一下,请金融界的朋友们,相信汽车企业的老总,他们也许洋面包没有金融行业吃得多,但是了解中国国情,会用好银行的钱,来促进汽车销售。

      兼并重组处理得好会有多方收益,包括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对于各方面平稳过渡等等,但是兼并重组远比新产品的开发、新能源的策略开发都要困难。因为兼并重组还包括了一些文化的问题,有较高的失败可能性。比如,我们某个大企业在东边的一个邻国兼并了一个企业,现在问题就很多,很复杂。怎么样保证兼并一个企业比新建厂成本更低、更方便,被别人兼并,怎么样比享受政策破产能得到更大优惠,特别是员工和资产所有者得到更大的优惠,应该说在30年来,这次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第一次把这些方面的政策比较详细地写上去了,包括对于兼并者有什么政策支持,资金的支持,项目的支持,项目许可的支持,被兼并者有什么条件,比如说社会负担,从地方财政的角度、中央财政的角度怎么支持,还有在兼并过程中产生的税费怎么优惠等等。

      由于振兴规划政策效果部分显现,今年1月到2月的产销与去年大致持平,生产低1%,销售高2%。根据这样的实情,中国汽车协会做出了今年产量增长5%的预测,我现在认为会高于5%,振兴规划提出增加值增速达到10%,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今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可以达到1000万辆,振兴规划提到的三年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中国汽车新车市场会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但是不是近期,如果今年就达到,那是因为别人下落造成的,还不完全是我们自身发展的结果。但是,在未来的3到5年内,中国成为第一大新车市场是可能的,再过1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国也是可能的,因为这是一种产业转移的过程。

      关于抄底,我认为现在大规模抄底时机还未到,但是得抓点什么东西,应该去抓住机会多加强一些人才的引进、技术的引进,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因为现在这个时候,第一,很多外国过去不给我们开放的门现在打开了,机会比以前好;第二,我们确实可以根据需求从这一次并购或者技术引进中间、人才引进中间得到一些东西;第三,抓不同的东西,风险不一样,抓一些人才几乎没有风险,抓产品风险也小,抄一个企业的底风险最大,所以希望大家根据各自的情况独立判断。

      (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根据节目整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在今晚18:05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