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全年新增贷款提高到7万亿,余额增速达到22%;未来的利率下调空间较为有限;同时资本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提高了手续费收入的预测。基于以上理由,将2009年的盈利预测上调了5.6%,2009年行业平均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3.8%。
●2季度尽管新增贷款绝对额会下降,但贷款的结构有望改善,贷款收益率将会提高。尽管1季度净利润仍是同比下降,但我们认为2季度的净利在拨备减少以及手续费收入增长等因素推动下均有望实现正增长。
⊙中银国际 袁琳
上调2009年盈利预测
我们将上市银行2009年的盈利预测上调了5.6%,调整后2009年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3.8%。基于上调的盈利预测和对经济复苏更大憧憬下上升的估值,我们将上市银行的平均目标市净率由原来的2倍上升了2.2倍。主要的调整理由是:
1、我们调高了贷款预测。我们将全年新增贷款提高到7万亿,余额增速达到22%;上市银行的贷款增速由原来的16.9%上升到21.07%,整体生息资产的增速由原来的16.9%上调到18.4%;
2、我们调整了利率预测。我们将原来81-108个基点的基准利率下调改为27个基点的下降,净利差略高于我们预期;
3、鉴于资本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我们提高了手续费收入的预测;由于预测本次周期调整的时间增加,因此资产质量的风险暴露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不良贷款率和信用风险成本在2010年的下降,我们因此上调了2010年的盈利预测,但新增加的2011年和2012年预测中考虑到不良贷款的集中体现,届时利润将可能在经济呈现复苏时仍有下降的可能。
贷款增速维持高位,贷款结构有所改善
尽管我们预计2季度随着票据贴现等营运资金需求下降以及银行贷款供给意愿有所回落,新增贷款绝对额有望下降,但调整后余额的同比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25%以上,而且一般性贷款可能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自2008年11月-2009年3月的5个月共新增贷款5.9万亿,其中票据贴现占比达到32%,成为推动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09年3月,票据贴现余额同比增长了183%左右。正如我们以前指出的,票据贴现作为企业低成本融资方式,在现阶段企业加强现金回收的情况下成为其取代商业信用的主要手段,同时银行为做大规模,控制风险,也乐意从事票据贴现业务。这样在供需两强的情况下,过去票据贴现迅猛增长。
但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情况将会发生改变。一方面,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银行在追求利润的考虑下,开始控制低收益的票据贴现,同时出于对风险的控制,银行并没有在过去大幅增加承兑汇票的余额,这样随着原有的票据被贴现,新的票据开出量增长有限,从供给而言,可被贴现的票据量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企业随着销售收入的下降,其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不高,这样新票需求量并不高。这样供需情况决定了票据贴现额将会下降。此外受非贴现的一般性贷款的需求并无高涨以及4月份节假日的影响,预计新增贷款绝对额有所下降,但整体的贷款增速可能仍维持在25%以上。目前我们预计4月份的贷款总量在5,000-7,000亿。
同时,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企业偿付能力有限,将会使用部分一般性贷款来替代银行汇票,其结果必然是一般性贷款余额上升。在2季度,随着项目的开展,我们预计项目贷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个人贷款有望随着地产市场的回暖而有所增加。因此2季度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随着一般性贷款占比的上升,贷款收益率将有望提高。因此贷款数据整体仍然给行业正面的支持。
2季度业绩有望正增长
2009年1季度尽管平均生息资产规模同比上升了21%,但由于净利差可能从去年同期的3.06%下降到2.37%的水平,因此整体的净息收入可能仍同比下降,与此同时,拨备仍由于贷款总量的攀升而保持一定水平,最终我们预计1季度行业整体利润仍同比下降3%。
展望2季度,以下因素有望推动利润实现正增长:
1、由于新增贷款规模下降导致信用风险成本明显下降,同时为外币资产所做的拨备也将呈明显下降;2008年2季度的拨备总费用达到458亿,而我们预计2009年2季度只有214亿;
2、随着资本市场回升,手续费收入有望上升;
3、平均生息资产规模扩张仍然维持高位,但利差下降幅度趋缓(原因是:重新定价贷款比例下降,存款重新定价占比上升;新增贷款收益率回升);
长期风险加大
如果政府继续表态支持银行贷款,监管机构也不采取措施控制贷款增长,那么2009年的贷款达到8万亿以上也不是不可能。问题是:贷款继续高速增长对上市银行意味着什么?伴随贷款的高速增长,企业、政府、银行乃至个人均在提高杠杆比率,这样一个提高杠杆化率的环境对银行的投资价值意味着什么呢?
从中长期看,个人持有更悲观的态度。随着贷款快速的增加,贷款大大提高了企业和政府的杠杆。前者以企业贷款快速增加的形式实现,后者则以提供隐性担保的基础贷款方式实现。看企业方面,随着企业贷款的增加,其负债率不断增加,随着效益的下滑,贷款/销售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利息倍数不断上升,未来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可能性大大加强。
就政府的还款能力而言,截至2008年底,尽管未偿国债余额达到5.32万亿,但预计2009年底,如果再加上30%-40%的事实上由国家提供的隐性担保基础设施贷款,则实际的债务可能达到12万亿左右,仅这些债务的利息费用就有4100亿,其未来能否得到清偿令人怀疑。
此外,在低利率时代不断扩大的贷款无疑会为未来带来利率风险。假定未来一旦通胀压力袭来,不论是紧缩性的数量和利率均会对银行造成更大的压力,数量的紧缩意味着资产质量的问题可能暴露,利率紧缩可能使存款基准利率快速上升,而贷款为降低企业和政府的财务成本而维持在低位,因此未来利差仍有持续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