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2009 4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介入太深热点仍会热 场面太大独舞恐难撑
    资金性质决定
    投资心态与策略
    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大盘颠簸前行 年线只是驿站
    为何会落到“单骑救主”的地步?
    板块轮动继续推升股指
    cnstock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介入太深热点仍会热 场面太大独舞恐难撑
    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信达证券 马佳颖
      对于近期萦绕在市场周围的各种利空因素,A股市场一概置若罔闻——既不理会央行即将严查天量信贷投向的压力,也不管美国股市近两日持续的小幅调整。在喜忧参半的宏观经济数据环境下,A股市场“犹豫”中“执著”前行。这种看似矛盾的形容,正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

      ⊙信达证券 马佳颖

      

      主导因素转向热点

      我们不断地回顾1664点以来的反弹。如果把行情分为几个阶段的话,当前市场明显不同于前期任何阶段的走势。如果说政策刺激引发了反弹的开始,流动性充裕推进了以板块轮涨为特征的反弹行情,那么现在主导市场未来走势的因素已经不再是政策预期和流动性预期了,而变为了热点运行格局,也就是最市场化的因素。

      近期股指出现了强势上涨。上周三的深幅下探后第二天股指即触底反弹。随后连续两个跳空缺口,指数和成交金额同步上涨。五连阳后市场仍然拒绝调整。有观点认为,近期市场之所以如此强劲,和3月份的M1暴增有关——流动性越来越充裕的格局下,指数难有大幅调整空间。但是单纯的流动性主导的反弹格局,其主要特点是板块轮涨,而从最近5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看,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数据统计显示,五连阳过程中,涨幅最大的板块分别是:计算机服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小盘绩优股和新能源概念板块等。也就是说市场改变了过去寻找“价格洼地”的操作策略,反而在估值压力下集中力量突击通信和新能源两个题材板块。这种明显的变化令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大行情都不是靠板块轮动产生的,一定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虽然目前还不能从近期盘面变化中就得出行情性质转变的结论,但是这一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就短期走势而言,笔者认为,市场热点的运行格局是最主要的主导因素。当前市场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全球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拉开序幕,投资者对我国政策也有很大期待;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过去一轮全球性的刺激计划下,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全球经济仍然在衰退的泥潭中挣扎。具体到我国,陆续公布的3月宏观数据喜忧参半,出口、投资和三驾马车的动力仍然不足,但是同比数据的下滑和环比数据的反弹会形成不同的预期,对于未来经济形势,仍然是雾里看花。正是因为数据带来的迷茫使得大家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市场层面,这是最直接体现资金动向的地方。但是热点集中同样带来了不同的猜想。其中之一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资金对这几个板块介入程度之深值得深思。那么另外呢,就是现在的业绩压力似乎不能支撑它们继续深入。这也就成为短期调整的重要压力来源。

      

      缺口回补待何时?

      有一点可以肯定,缺口一定会回补。在上周的文章中,笔者指出当前市场承受不了太长时间的调整,果然第二日股指就完成了强势逆转。目前来看,在指标股身体力行的示范效应下,新能源和通信概念板块持续活跃,有效地恢复了市场人气,此时股指继续运行最理想的格局是——放慢节奏。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继续对集中的热点进行强攻会无端消耗做多力量,而且将积聚更大的风险和调整压力。笔者认为,短线上行速度越快,回补缺口的速度也就相应加快。

      第二,当前市场的一个隐患是,越来越多的个股出现了顶部特征,仅仅靠局部热点的支撑作用难以抵抗住越来越大的个股压力,势必会进入到量变引起质变的阶段。如果此时前期有所调整的板块和个股——如医药、农业以及其他热点能够重新活跃,股指运行的空间和时间都将继续扩展。

      从以上思路出发,笔者认为,股指运行到现阶段,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已经进入到了“欣赏”阶段,继续操作难度加大,犯错误的概率也在加大。建议投资者不妨停一停、看一看,寻找逢低介入的机会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