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4月9日复牌后股价没有大跌,反而连日劲升,昨天再升3.39%,报收于12.8港元,相比较4月3日因被警方调查而停牌时的9.47港元,累计涨幅达35%。
我从没买卖过中信泰富的股票,股价涨跌与我无关,只是从常理推断,一家以公司治理水平著称的蓝筹企业被警方搜查办事处,主席荣智健及总经理范鸿龄双双辞职,这只股票复牌后必然会被各家基金沽售,因为很多国际级基金都有明文或不明文的规定,不能沾手被执法机构调查的股票,加上荣、范两人一直被视为中信泰富的灵魂人物,基金岂有不沽之理。
事实却与大家估计的相反,我只能再向北京高人请教,高人有如佛学大师般说:“答案就在你自己写过的文章中。”
高人所说的是我之前在某媒体刊登的一篇对中信前董事长王军的专访,那次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没想到居然在总统府内和王军谈了半个小时,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我很保守地问即将退休的他:这些年来成就感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军的答案在我意料之外,他说:“有人认为我在1996年卖掉中信泰富做得很好,但也有人说我做错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成就。” 他说卖掉中信泰富是因为荣智健愿买,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并不追求单一大股东的控制权,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增值,由于当时中信也需要资金,所以便卖了。
高人说,当年王军和荣智健“分家”,北京有不同意见,因为王军与荣智健两人都是强势领导,很难磨合。有人认为中信好不容易才在香港有了一个蓝筹级的平台,对国有资本走出去关系重大,不应轻易放手把国企变成民企。
后来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荣智健及管理层向北京求救,有关方面决定出手相救,其中一个考虑是可以继续成为中信泰富的大股东。但由于荣智健及其团队继续掌控中信泰富的大局,中信无法全面使用中信泰富作为对外的重要平台。
中信泰富在荣智健的时代,其实大方向是走对的,包括收购澳洲的资源及运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遵守风险管理的规则,也没有在适当时候上报及止损,才令灾难雪球愈滚愈大。
高人说北京这次是顺势而为,把坏事变好事。荣智健及范鸿龄为承担责任下台,其他有责任的高层也作出调整,余下一批有国际视野及经验的中层团队及过去20多年建立的公司治理准则及风险管理程序,在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常振明的亲自领导下,中信泰富便是内地对外投资的最佳平台。
要避免再交学费,中信泰富还是相对可靠的平台,只欠一顶国企的帽子,现时加冕完毕,中信泰富的价值便告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