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2009 4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PVC期货合约开始征求意见 期货公司“预热”迎新
    国内大豆恐展开季节性空头行情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现货黄金小幅回调
    供应隐忧陆续释放 沪铝交割月现“跌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供应隐忧陆续释放 沪铝交割月现“跌停”
    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王亮亮 张雷
      供应隐忧陆续释放

      沪铝交割月现“跌停”

      ⊙特约撰稿 王亮亮 张雷

      

      近日,沪铝连收三阴呈现明显疲态,尤其周三在工业品几乎全线上涨的强劲人气氛围下,其现货交割月合约却以跌停报收。随着供应隐忧陆续显露释放,国内铝市将进入调整期。

      去年国庆后的暴跌行情,曾使国内铝价一度跌破成本线,在利润空间被蚕食的情况下,包括中铝在内的多家铝企纷纷关闭高成本产能,去年四季度铝厂开工水平明显下滑。随后,国储局和地方进行一系列累计超100万吨的收储行动后,国内铝市供大于求的局面大大改观。周边市场信心恢复以及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使得目前铝价已较去年低谷上涨三成以上,而铝生产企业的冶炼成本大约在12500至13000元左右。上周上海铝期货市场现货月合约最高曾冲击14900元/吨的高位,在销售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那些闲置中的产能将在后市重新启动,直接抑制铝市进一步上涨空间。按照目前的各环节流通速度计算,重新启动产能后所产生的铝现货在半个月内就能抵达终端销售市场,新增产量将很快反映到供需格局的变化中去。

      上月末,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四部委已决定推进直购电试点,目前入选试点计划的15家大型电解铝企业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约四分之一。根据该计划,入选铝企可以较为低廉价格直接从发电公司购电,节省掉原先从电网公司统一购电时所产生的额外费用。通常来说,电价成本约占生产成本三成以上,成为铝价所谓“成本支撑”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东部和西部的电价地区性差异,计划实施后铝厂大约节省电价成本每千瓦时0.04至0.08元,电价每降0.01元将会降低吨铝成本150元,推算下来受惠铝厂至少节省铝生产成本每吨600元以上。参与到直购电改革试点的企业,将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调整销售价格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潜在的利润空间也因此增加。相比之下,落选直购电改革的中小型铝企将处于明显的劣势。直购电改革有利于国内电解铝生产行业进行整合,而由于生产成本下滑和直接导致铝厂开工恢复将对铝价产生阶段性利空。

      铝价的供应压力同样也源于进口增量冲击。前一阶段,受国内收储以及投机资金介入影响,沪铝与伦铝价差从去年冬季的6.5左右持续扩大达到9.0以上,高比价为市场提供了跨市套利机会。伦敦金属市场中原铝天量库存是导致伦敦铝价格偏弱于其他金属的重要因素,伦敦原铝库存接连刷新历史纪录,由2008年1月31日的95.6万吨剧增至目前的超过366万吨,而前文所述高比价将导致进口铝锭逐渐流入国内。

      前一阶段,市场曾有国内恢复对原铝征收进口关税的传闻,并引发此前国内现货铝期货价格高升水局面。国内陆续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或可能使铝市消费脱离低迷,但面对过剩的产能来说,但难以成为支撑价格上涨的理由。

      综上所述,国储和地方收购难以消化国内外铝市产能过剩部分,直购电降低铝厂生产成本后将加速产能开工率恢复,与高比价引发的进口增加,将携手把此前扭曲的国内铝价进行修正,预计沪铝表现仍将在基本金属中呈现偏弱态势。

      (作者为东航期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