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经济复苏与通胀之忧 债市承压更重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暂别升势小幅回落
    底部效应决定漫长复苏路
    行情就此谢幕
    还是仍有做多机会
    铁道部23日招标发行
    200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
    从期货持仓量变化看欧元中期走强能力
    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回笼
    淮南矿业23日发4亿中期票据
    广东省交通集团将发短融券
    3个月期国库现金管理银行定存
    下周二招投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底部效应决定漫长复苏路
    2009年04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 胡月晓
      张大伟 制图
      ⊙上海证券 胡月晓

      

      叠加周期决定经济底部运行期较长

      中国的本轮经济调整是内外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更大程度上还是中国自身产能扩张过快导致过剩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能否复苏取决于两个因素:去库存化和去过剩产能化过程的结束。由于大部分生产的周期都是1年左右,因此第一个过程大约1年左右时间就能完成,高峰在前6个月,去库存的高潮实际上现在已基本过去,经济快速下降局面开始停止,企业家们都开始松了一口气。

      但是,去库存高潮的结束和经济快速下降局面的停止,并不意味着经济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原先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高速扩展的房地产需求和出口需求——基本上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不可能马上快速回升,因此,过剩产能的消化不可避免。

      去过剩产能的过程,才是真正考验中国经济的时期。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长期目标,以及实现安然度过此轮金融危机冲击的短期目标,关键还是看即将发生的去过剩产能过程。

      经济调整的第二个过程(去过剩产能)通常需要2-3年左右时间,宏观层面上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微观层面上涉及企业并购重组,过剩产能的消化,目前还刚刚开始。因此,即使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也只能说经济是停止下滑,不能说开始好转。

      两个调整过程周期是不一致的,而经济周期是去库存和消化过剩产能两个过程的周期叠加的结果。两周期叠加的结果,导致了此轮中国经济调整周期的未来走势:快速下降阶段结束,进入漫长的底部运行状态。预计只有到了2010年下半年,经济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爬升状态。

      按照人们看待经济运行周期和判断基准的差异,目前市场预期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4种情形W、U、V、L,其实都是不矛盾的。

      在2-3年的低于经济潜在增长率运行时期,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运行轨迹将是W形的。如果仅关注2008年经济运行轨迹,自然是V形的。如果忽略经济运行过程中1%-1.5%的微小波动,自然就可以得出U形路线。如果忽视经济运行中的微小波动、以及仅关注未来一年半载的情况,经济未来运行轨迹也可以说是L形的。

      

      长底部运行区间很难被打破

      目前看来,中国经济调整由上述两个周期叠加决定的进程不太可能被打破。

      本轮世界经济调整涉及生产-消费循环的根本性重构,周期会很长,外部需求的恢复会比较缓慢。就中国内部的需求情况而言,经济能否快速走出两个周期叠加的轨迹,取决于当前信贷高增长状态能否顺利推动经济反弹。当前的高信贷增长能推动经济快速反弹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信贷推动增长的过程取决于信贷能否顺利转化为投资,但当前的信贷高速增长主要是受流动性推动,对投资推动作用不大;其次,投资目前的高增长状态也难以持续。

      虽然目前实体经济继续恶化的概率已大大降低,2009年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保持低位平稳运行。这就是充裕的流动性加上经济虽见底但难以很快复苏的中国经济“底部效应”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