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浦东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说,上海“两个中心”获批、迪斯尼等重要项目的即将落户,不仅是浦东周年庆的重要礼物,更是打下了浦东未来20年的发展基础。
⊙本报记者 吴芳兰
历史壮举
19年前“800勇士过江”
今年49岁的张良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他回忆说,20多年前,天一夜,对面浦西满是灯火,而浦东则是一片漆黑。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如今已经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的张良说,浦东最开始的想法是建立工业经济的集散地,后来的定位是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当时从全市抽调了800多人过江开发浦东,人称“800勇士过江”。
转眼19年过去了,浦东经济总量由1990年的60亿元飞跃至2008年的31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540余家中外金融机构汇集,世界500强一半以上落户,浦东已经在国际上打响了品牌。
浦东已成为上海经济的发动机之一,而上海正是中国经济的领头羊。1991年浦东占上海市GDP增量的比重仅约为10%,而近十年该比重值一直保持在超过20%的水平。
发展机会
金融危机背景下浦东再创新
“浦东成绩有目共睹,现在闯劲不够了。”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针对于闯劲不足,俞正声提出,浦东新区要大胆地试,在一些方面要大胆往前走。
记者了解到,俞正声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当时上海工业生产值急剧下滑,浦东经济发展出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企业经营困难、股市房市低位运行、开放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等诸多问题。
杨周彝认为,浦东发展思路一直是明确的,从最初的“三个中心”,到上世纪90年代就与迪斯尼项目的洽谈,以及浦东与南汇两个行政区域的此前合作,并不是最近“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一直在进行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都是在旧有体制上的突破,当然有风险,取得了成绩不想改革是自然的。”杨周彝说,这次金融危机无疑是倒逼浦东再次踏上改革之路。
“浦东聚万千宠爱于一身。”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冬云认为,浦东地处上海市东大门,拥有先天的地理优势,更拥有中央政府持续性的政策倾斜优势,浦东坐拥八大国家级要素市场赋予无可匹敌的发展后劲优势。
未来目标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2009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预计为9%左右。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明确指出,这一指标靠什么来实现,除开靠基础投资、世博建设,以及其他大项目外,下一步主要增长点在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杨周彝说,工业经济发展之路,任何人都能驾轻就熟,申请了园区、引进投资,几年后肯定有高度的增长,但这样的增长,虽然总量大,但我们只能赚取小头,外资才赚大头。“浦东新区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一直在提升现在服务业的比重。”
事实上,上海市领导早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屠光绍明确指出,上海的发展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机构的关键又在于深化改革。
体制深化
浦东酝酿税制改革
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浦东新区区长李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自一线企业的困惑其实是一种不适应,目前政府鼓励的方向与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实际有错位。”
他指出,目前的政府是建立在以大生产、大制造为班底,再加上计划经济痕迹的政府,背后一整套复杂的运行体系,如税收等,都是鼓励以大型制造业为主的政策,不利于鼓励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去年,在上海全市停止征收14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浦东宣布将再增加停止征收104项收费。
杨周彝透露,浦东目前正在酝酿税制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包括统一税率,税种调整,以及方便税收缴纳等改革。
“这仅仅是一部分,要将工业经济构架上的体制慢慢转变到适合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上来。”杨周彝说。
浦东转型
谋求创造新的辉煌
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浦东正在转型,浦东的探索极具示范作用。
金融危机之下,发展模式之困已经十分明显,当年引资大户的昆山、苏州正在谋求转型。昆山市有关领导曾说,昆山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工业,除开解决了就业问题,政府和百姓获得的收益是小头。
“浦东近年来已经把地方政策收入看做更为重要的指标,远超过GDP,因为地方财政收入才是真金白银。”杨周彝说。
“浦东19年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辉煌。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我们更加需要激情和勇气,需要思路和力度,去实现开发开放的深度创新。”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