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尚难言见底,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却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增速甚至双双创下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的新高。
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记者对比历史数据发现,上述两项增速均创下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自银监会成立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增速达到或是超过20%的仅有两次,分别是在2007年第三季度和2008年第一季度。而负债增速仅仅在2008年一季度触及20%的高位。
分析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增速创新高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行可能是主要原因。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的可用资金增多,同时四万亿投资带来了巨大的贷款需求,银行贷款投放量大增,同时贷款的大规模投放也导致了存款的增加,因此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增长都比较快。”郭田勇指出。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25.51%,增幅比上年末高7.6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8%,增幅比上年末高11.05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
不过,郭田勇也认为,按照以往规律,往年贷款的增长一般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这种高速增长或许难以持续。
在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快速增长的同时,近6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中的占比基本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数据显示,从2004年一季度到2006年四季度三年间,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中的占比从55.1%一路下滑至51.3%;从2007年开始,交通银行被归入国有商业银行行列,致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比陡然提高至55.2%,但随后又开始稳步下滑,到2008年底,再度下滑至51%,直逼50%大关。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占比之所以一路下滑,是因为与其他机构相比,他们的增速相对较慢。数据显示,近几年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增速一般都在20%以上,远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