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要闻
    一季度约两成票据融资未流入实体经济
    财政部:完善公允价值等
    会计准则
    刘明康:高度关注银行放贷冲动下风险隐患积聚
    国务院:立即下达
    第三批中央投资(上接封一)
    易纲:加强会计安全管理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
    递交2008年“红利”报告
    国内首座大型太阳能光伏高压并网电站建成发电
    国资委再次督促国有企业
    纠正不合规职工持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季度约两成票据融资未流入实体经济
    2009年04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游尤 袁静
    银监会将与央行联手严查无贸易背景票据贴现

      ⊙本报记者 游尤 袁静

      

      权威人士透露,银监会和央行在对票据融资的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季度新增的1.48万亿元票据融资中,有少量存在“空转”的现象。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大约在20%,其余绝大部分均到了企业手中。据透露,银监会已对票据贴现等业务加强了筛查,严查违规现象,任何没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都将被禁止。银监会要求,银行要将票据当成信贷一样管理,银行柜台人员不得与票据中介机构接触。

      此外,央行也将参与到整顿票据融资的工作中来,央行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票据贴现率防止票据利率倒挂,减少套利行为发生。

      证券公司的一位银行业研究员分析指出,央行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变票据贴现利率的倒挂现象,如直接对票据融资额度进行限制。降息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这一方法不太可能采用。

      一位业内人士此前曾告诉记者,在票据融资量比较大的1、2月份,曾有专门的公司做票据贴现。通常,这些中介公司给贴现人的贴现利率要略高于银行的贴现利率,然后中介公司再拿票据去银行贴现,以此赚取差额。由于不需要像银行一样核实票据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通常10-20分钟就能办好,因此他们的生意很好。

      央行的数据显示,包括交行在内的13家股份制银行的“其他类贷款”增长较快。据了解,“其他类贷款”的大头就是票据。其中,1月份“其他类贷款”增长达3098亿元,而当月各项贷款增加额仅为4984.5亿元;2月份“其他类贷款”增长达1952.33亿元,当月共计新增贷款2731.73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中小银行在与大型国有银行的贷款项目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为了提升业绩,增加资金的运用效率,防止资金闲置,偏爱票据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3月份的票据融资量出现了大幅下降。统计显示,工、农、中、建四家国有银行的票据融资量下降不大,主要是股份制银行的票据融资量下降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