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大全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建立更加符合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保荐、审核机制
    博鳌论坛吸引各方政要积极与会
    “回暖”缺乏基本面支持 潘石屹、任志强评说当前楼市
    李剑阁:靠拉动股市刺激经济不太可行
    2009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 金融机构审计
    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43件
    广交会前两日成交情况乐观
    一季度工业生产态势企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建立更加符合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保荐、审核机制
    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商文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征求意见中的《保荐办法》和《发审委办法》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商文

      

      中国证监会昨日就修改后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保荐办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以下简称《发审委办法》)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就两个办法修改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监管措施等问题,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昨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制定符合创业型企业特点的相关办法

      记者:请介绍修改《保荐办法》和《发审委办法》的背景。

      新闻发言人:2009年3月31日,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在制定《暂行办法》的同时,我会还制订了相应的配套规则。创业板企业较之主板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规模小、成长性强、业务模式新、业绩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等特点。为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降低市场风险,需要建立适应创业板特点的保荐制度和发审委制度。为此,拟对《发审委办法》和《保荐办法》进行修改并公开征求意见,以切实发挥保荐人的作用,发挥发审委的专业审核功能。

      

      适当延长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创业板实施保荐制度的总体考虑?

      新闻发言人: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法》第11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对发行人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督导发行人规范运作。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要求实施了对保荐人的资格管理,并不断应市场需要完善保荐制度。《保荐办法》的实施对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批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担风险的局面。

      根据创业板市场建设总体安排,考虑到创业板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资格管理、业务组织和协调等方面与主板总体一致,保荐的原则、理念和内容也与主板没有明显差异,创业板执行现行的保荐制度。但考虑到创业企业的特点及其对保荐业务的独特性要求,为更好地发挥保荐制度的作用,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控制,对《保荐办法》进行适当修改。一方面加强保荐人对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责任,另一方面,对创业板不适用的个别条款做适当调整,以切实发挥保荐人在创业板市场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

      记者:为何要调整延长创业板保荐机构持续督导的期间?

      新闻发言人:考虑到创业板公司规模小、风险高,创业板适当延长了持续督导期间。拟修改的《保荐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持续督导的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的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这样的规定较之主板,分别延长了一个会计年度。通过延长持续督导期,强化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责任,提高创业板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促进创业板公司持续发展。

      

      建立信息披露保荐人跟踪报告制度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建立创业板信息披露保荐人跟踪报告制度的情况。

      新闻发言人:拟修改的《保荐办法》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持续督导期内保荐机构应当自发行人披露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披露跟踪报告,对《保荐办法》第三十五条所涉及的持续督导事项,进行分析并发表独立意见。持续督导的主要内容是保荐机构应当针对发行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证券发行上市后持续督导的内容,督导发行人履行有关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信守承诺和信息披露义务等。

      此外,拟修改的《保荐办法》还规定,发行人临时报告披露的信息涉及募集资金、关联交易、委托理财、为他人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的,保荐机构应当自临时报告披露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分析并发表独立意见。

      通过《保荐办法》的上述修改,创业板将建立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保荐人跟踪报告制度,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保荐机构持续督导作用,提升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将保荐责任落到实处。

      记者:对保荐代表人的监管措施是否进行调整?

      新闻发言人:《保荐办法》中规定的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既适用于主板市场,也适用于创业板市场。《暂行办法》要求保荐人对发行人的成长性出具专项意见,履行尽职调查义务,保障发行人的质量。但考虑到创业板公司处于成长期,业绩波动大较为常见,因此对《保荐办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略作调整,即发行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将对相关保荐代表人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此规定只适用于主板,不适用于创业板。这是基于创业板企业业绩不稳定的特性作出的调整。

      

      强调创业板发审委委员独立性

      记者:为什么要设立单独的创业板发审委并强调创业板发审委委员的独立性?

      新闻发言人: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创业板主要服务对象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其在发行条件、信息披露、持续监管方面较之主板存在差异,需要在统一的发审委制度下,根据不同层次市场的特点设立单独的发审委,体现审核专业化的要求。因此,对原《发审委办法》第二条进行修改,设立单独的创业板发审委。

      同时,考虑到创业板审核工作的特殊性,拟对原《发审委办法》第七条进行修改,通过主板发审委员、创业板发审委员和并购重组委委员不得相互兼任的规定,强调创业板发审委委员的独立性,提升专业水准。

      

      对委员人数和组成结构作出适当调整

      记者:创业板发审委委员人数及组成结构有什么特点?

      新闻发言人:考虑到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创业板发审委委员拟设35名,较主板25名增加10名。其中,中国证监会的人员仍保持5名,不作增加。同时,在组成结构方面,拟在会计、法律等专业人士基础上,适当吸收熟悉行业技术和管理的专家,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

      此外,针对创业板企业行业覆盖面广,技术和模式创业性强等特点,为切实提高审核质量和控制市场风险,中国证监会将考虑在发行审核过程中重视发挥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的作用,建立审核专业咨询机制。

      

      三方面加强对发审委委员的监督

      记者:如何加强对创业板发审委员的监督?

      新闻发言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将健全工作规程,加强发审委委员的监督,提高发审委的审核质量。

      首先,要求发审委委员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忠于职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审核。实行必要的回避、承诺制度,以确保形成高效、公正、廉洁的创业板发审委工作机制。

      其次,提高股票发行审核工作的质量和透明度,将发审委会议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发行人承诺函和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公布。

      第三,对发审委实行问责制度。对发审委委员违反发审委工作纪律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谈话提醒、批评、解聘等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建立对发审委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