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坛的“内地风”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香港电影金像奖结果在上周日晚揭晓。虽然影评人士似乎更加青睐本土制作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但从提名结果来看,却是两地合拍片更占主导地位。在获提名的电影中,除《天水围》一片外,其余的《赤壁》、《画皮》、《叶问》和《长江七号》全都是合拍片。这恰恰反映了香港影坛“内地风”的现实,无论是影片数量、票房收入,还是获奖成绩,合拍片在香港市场上早已占据了逾半江山。
这种趋势似乎与香港股市不谋而合。截至今年3月,在恒生指数中,内地背景公司的比重(亦即H股和红筹股之和)已经超过一半,占到54.1%,而该比重在2006年底时才仅37.4%。所谓H股,就是指在内地注册并获证监会批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的第一只H股,是1993年7月上市的青岛啤酒。至于红筹股,也是由内地实体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其与H股的最大分别在于,红筹股是在海外而非内地注册成立。
在本次规模空前的金融海啸中,欧美同时沦陷,唯有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作为香港股市“内地风”趋势的代表,H股的业绩对此最有体现。比如在内地移动电讯市场占七成份额的中移动,2008年净利润达到1128亿元,同比大涨三成;而专营猪肉生产和销售的雨润食品,去年净利润亦比2007年增长三成;此外,运动品牌李宁仅短短几年就已发展为全球第四大体育品牌,市值仅次于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去年的纯利增幅更高达逾50%。
上面所举的例子,全都符合中国内需主题,最能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但这三只股票都还未在A股上市。由此可见,就像合拍电影兼具两地人才和资金之所长,H股也结合了两地独特的市场机会,既有中国增长潜力,又有H股“独家上市”的优质股票。虽然内地投资者还不能直接买卖H股,但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银行和基金系的QDII产品,以H股为投资标的,因此俨然就是我们尽享股市“合拍片”的“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