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证券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调查
  • 7:焦点
  • 8:特别报道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特别报道
  • A6:观点·评论
  • A7:股民学校
  • A8:专 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观市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4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50ETF上周净赎回4.83亿份
    国泰区位优势基金
    今起发行
    基金经理一季报流露乐观情绪
    易方达深证
    100ETF领涨指数基金
    汇添富开通建行卡网上定投
    招商基金:订制电子对账单
    为母亲送祝福
    金鹰旗下基金
    业绩双双领跑
    香港影坛的“内地风”
    银华基金:
    震荡市利于新基金建仓
    友邦华泰稳本增利
    第八次派发红利
    信达澳银开展
    “基业长青”公益植树活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香港影坛的“内地风”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香港电影金像奖结果在上周日晚揭晓。虽然影评人士似乎更加青睐本土制作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但从提名结果来看,却是两地合拍片更占主导地位。在获提名的电影中,除《天水围》一片外,其余的《赤壁》、《画皮》、《叶问》和《长江七号》全都是合拍片。这恰恰反映了香港影坛“内地风”的现实,无论是影片数量、票房收入,还是获奖成绩,合拍片在香港市场上早已占据了逾半江山。

      这种趋势似乎与香港股市不谋而合。截至今年3月,在恒生指数中,内地背景公司的比重(亦即H股和红筹股之和)已经超过一半,占到54.1%,而该比重在2006年底时才仅37.4%。所谓H股,就是指在内地注册并获证监会批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的第一只H股,是1993年7月上市的青岛啤酒。至于红筹股,也是由内地实体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其与H股的最大分别在于,红筹股是在海外而非内地注册成立。

      在本次规模空前的金融海啸中,欧美同时沦陷,唯有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作为香港股市“内地风”趋势的代表,H股的业绩对此最有体现。比如在内地移动电讯市场占七成份额的中移动,2008年净利润达到1128亿元,同比大涨三成;而专营猪肉生产和销售的雨润食品,去年净利润亦比2007年增长三成;此外,运动品牌李宁仅短短几年就已发展为全球第四大体育品牌,市值仅次于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去年的纯利增幅更高达逾50%。

      上面所举的例子,全都符合中国内需主题,最能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但这三只股票都还未在A股上市。由此可见,就像合拍电影兼具两地人才和资金之所长,H股也结合了两地独特的市场机会,既有中国增长潜力,又有H股“独家上市”的优质股票。虽然内地投资者还不能直接买卖H股,但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银行和基金系的QDII产品,以H股为投资标的,因此俨然就是我们尽享股市“合拍片”的“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