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货币债券
  • A3:期货
  • A4:特别报道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2009 4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银行股顽疾难消 全球股市连涨止步
    美先行经济指数3月继跌
    减息不言底 印度瑞典加拿大再降利率
    花旗CEO或面临下课
    欧盟批准英国房贷救助计划
    通用裁减1600名受薪员工
    日本或下调增长预测至负3%
    并购小高潮逆势上演 日成交270亿美元
    亚行:亚洲资本市场趋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并购小高潮逆势上演 日成交270亿美元
    2009年04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
      甲骨文收购太阳计算机系统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美股周一遭遇了本轮反弹行情启动以来最惨重的打击,但这并不能抹煞企业并购市场一日乍现的“春光”。

      本周一,全球企业并购市场宣布的交易总金额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半数以上以现金成交。这其中比较大的个案,包括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太阳计算机系统的交易,以及百事可乐斥资60亿美元购旗下两家瓶装公司股权的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冰封了数月后,近期并购市场似乎出现温和回暖迹象,不过分析师也指出,现在的并购和融资市场还远未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准,更不能与两、三年前超级火爆的时期同日而语。

      

      一天三宗大型交易

      对于冷清了一年多的并购市场而言,4月20日绝对可算得上是一个节日。这一天,在甲骨文、葛兰素史克以及百事可乐等美欧企业巨头的带领下,全球并购市场宣布的交易总金额超过270亿美元。

      上述数据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而来自其他口径的统计也证实了本周一是一个“超级并购日”。彭博的数据显示,本周一全球并购交易总额为248亿美元,为今年以来并购活动最活跃的三个星期一之一。

      甲骨文公司以74亿美元的报价引领新一轮的并购小高潮。该公司20日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总价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在数据库市场的地位。这一报价相对太阳计算机股票上周末收盘价溢价42%。此前,另一业界巨头IBM曾出价70亿美元收购太阳计算机,但终因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而放弃。

      20日的另一宗大型并购来自饮料巨头百事可乐。后者上周日晚间宣布,向其最大的两家独立瓶装企业发出总额60亿美元的收购提议,对这两家公司的估值分别较上周五股价高出17%。业界认为,这一重大战略转变表明百事公司希望改革其产品生产和分销方式。百事公司称,预计与上述企业合并后每年将节约开支2亿美元,合每股15美分。

      

      制药企业独领风骚

      业内人士注意到,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缘故,过去几个月的并购市场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与往年杠杆收购盛行的情况不同,受金融危机下的去杠杆化影响,这类收购活动已“偃旗息鼓”。

      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并购市场更多被制药企业和一些现金充裕的公司主导,而目标则是那些被衰退击垮的企业。有关统计显示,今年迄今制药行业的并购总额达到1300亿美元,几乎占比四分之一,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制药行业并购额的两倍还多。

      世界最大制药企业美国辉瑞是今年并购市场最活跃的明星之一,后者在今年1月宣布,将以6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惠氏公司,这也是今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分析师注意到,辉瑞之所以能在危机和衰退的大背景下仍一掷千金,得益于其超强的现金实力。据估计,辉瑞现有约1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本周一,全球第二大制药商——英国的葛兰素史克亦加入了并购行列。该公司宣布,同意以最高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史帝富公司,后者是由私人持有的美国制药企业,专攻皮肤医药领域。

      银行亦是今年并购市场的另一个主角。不过,这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很多蒙受了巨额亏损的金融机构都需要出售资产融资以渡过难关。

      比如在本周,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就宣布,将以25亿美元的价格折本出售巴西业务,以降低风险并强化资本。瑞银在去年蒙受了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209亿瑞郎,为有史以来瑞士企业年度最大亏损。第一季度,瑞银依然预亏20亿瑞郎。本月早些时候,巴克莱银行也宣布以30亿英镑的价格出售旗下的iShares子公司。

      

      能源业或成下一热点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至少到目前为止,全球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仍远低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尽管交易的商业信心和市场形势有所改善,但市场仍远未达到2006年、2007年时杠杆收购热潮时期的活跃程度。

      另一项指标也预示着并购市场远未解冻。今年第一季度,各家投行的并购咨询收入降至十多年来最低谷,其中就包括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以往活跃在并购咨询领域的投行。

      统计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全球的并购总金额为493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7%。而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则显示,今年迄今全球并购金额为6595亿美元,仅为2007年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一。2007年同期全球交易金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并购行业专家预测,在今年余下时间,能源行业的并购可能有所增加。咨询公司IHS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今明两年,那些手握巨资的石油巨头可能加大收购廉价油气资源储备的步伐。据称,今年的美国财富500强冠军埃克森美孚在去年年底手握约320亿美元的现金,而法国的道达尔和荷兰的壳牌则分别持有现金175亿美元和15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