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也受到较大影响。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经济衰退期间货币政策效果的落实需要借助财政政策。以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为例,尽管日本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日本经济仍然停滞不前。考虑到日本企业正陷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泥潭,如果没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支援,日本的“储蓄缺口”将无法弥补,日本经济不但不能维持“停滞”的局面,更要陷入严重的衰退中。因此,在恢复大规模财政支出之后,日本经济才得以保证不陷入严重衰退。和日本相比,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但由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仍然很大,企业基于投资需要的信贷需求短期内难以提高,商业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也会在衰退期收紧私人部门信贷标准。如此一来,政府部门主导的大额投资计划仍然在促成货币供应量反弹方面居于主导地位。
置身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可以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走势来进行预判。从1998-1999年的政策经验来看,扩张政策可以阻止衰退进一步加剧,但不能消弭经济周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财政政策的刺激下,GDP维持了2个季度的反弹之后就再次回落并创下新低。直到新的增长点(出口、房地产、汽车等)确立,经济才开始新一轮增长,但时间已经到了2001年。从历史看未来,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的二季度、三季度实现反弹,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不可持续性,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不可一蹴而就,经济有可能在2009年底再次下滑。参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有望在2010年底或2011年彻底走出困境,开始新一轮扩张。中国股市将领先于实体经济的走势,呈现出与实体经济相似的——年内前高后低、2010年中期重开新一轮升势的复苏路径。
而根据协整方程给出的结果显示,M1与大盘走势存在正相关,而M2中扣除M1之后的、流动性较差的部分与市场走势负相关。因此,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不仅要对M1、M2未来的增速有清晰的判断,更要针对货币流动性的不同,对M2的增长做出结构性的区分。根据判断:
(1)在最好的情形下,M1同比增速介于20-22%之间、M2中扣除M1后的流动性较差部分同比增长13-15%(2007年全年基本维持这个格局),如果市场其他方面未出现突然的转折,上证综指最高点有望达到3500点上下。
(2)如果M2全年增长率刚好达到金融三十条给定的17%,而M1同比增长实现13-15% ,则上证综指反弹高点将达到2700点-3000点区域。倘若“存款定期化”现象加剧,即M2-M1部分货币增速持续大幅度高于M1增速,根据协整方程模型测算,低点还会达到2000点左右。由于M1主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活期存款,这意味着股市长期走强的根本基础在于实体经济活力增强。
(3)如果以1998年作为对比,当时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经济增长提出了“保八”目标,最终实现了7.8%的增长速度。在1998年全年,M1维持约12%的同比增长,M2增速约为15%,M2中剔除M1之后的、流动性较差部分货币的增速约为17%。以此类推,运用协整方程模型的预测,指数大致会达到2400-2600点区间。我们注意到,由于宽松货币政策得到有力推行,截至4月中旬,上证综指已然达到该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