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公司调查
  • B7:公司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9 4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关注震荡中补涨的三驾马车
    弱势调整 跌破15000点
    转势的信号已经出现
    多空对决
    上行动能有所减弱
    跌出的其实是短线机会
    放量下跌中“中流砥柱”大力护盘
    借力世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力世博
    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香港媒体人 罗绮萍
      ⊙香港媒体人 罗绮萍

      

      刚从海南博鳌赶回香港,周二硬撑着出席上实控股的全年业绩发布会,因为该公司董事长滕一龙上任以来,我总与他缘悭一面。上海的世博已进入一年倒计数,我要就近好好看这位上海在港窗口公司的一把手。

      滕一龙对于上海世博有多项部署,他透露,上实控股的母公司上实集团作为世博唯一一家在上海的赞助商,正在争取承办世博涉及第三产业的主要部分,即酒店、交通运输、餐饮。

      自上实控股1996年在香港上市以来,我一直很关注这家来自上海的窗口公司,当年这只股票卖了个满堂红,卖点只是招股书封面上“上海”两个字,投资者只重视日后的注资概念,对于其真正持有的业务关注得不多。

      随着“概念股”的没落,上实的股价也日渐低迷,重视业绩及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嫌上实的业务太多太杂,没有明显的增长点。所以,滕一龙上任后的重任之一便是处置非主营业务,如中芯国际及光明乳业的股份。

      滕一龙说,中芯国际对于上实来说并非主营业务,但对中国而言,它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所以上实考虑将中芯与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包括母公司的土地储备以及其他优质资产。虽然中芯亏损严重,但滕一龙强调不会贱卖资产。据公布,目前上实持有9.78%中芯股权,去年上实应占中芯亏损高达1.67亿元。

      上实控股得到母公司的注资,对业绩未必有实时的好处,周二的发布会上,我以实际例子指出上海四季酒店今年盈利前景不佳。今年2月我收到港龙航空的促销电邮,2788港元(不含税)便可搭乘港龙航班往返香港上海,住两晚四季酒店(占半房计),包早餐,还包日本餐厅的任点任食晚餐,可惜我因工作太忙未能享受这样的超值套餐,但已深深感受到金融海啸对高级酒店的杀伤力。

      滕一龙也深知四季酒店的业绩不妙,他透露已采取多项促销措施。中央宣布打造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航运中心,这“两个中心”对上海的正面影响很大,加上世博的预热,他预期四季酒店第三季度的情况会好转。

      这天比较大的收获是听听滕一龙如何看待上海与香港的竞争力,有点意外的是,他对香港的评价高于上海。

      香港的法治是上海还没办法比的,从立法、监管以至司法处理,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学习过程。另外,香港是人才的高地,上海也有人才,但处于宝塔尖的状态(即平均人才不足,但顶尖的人才不缺),香港可以说是个人才平台,人才较广泛及多样。如果用两句话来总结的话,上海属于成长型的发展,香港是成熟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