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周三提到全球经济出现“令人鼓舞的迹象”,似乎不应该把欧洲大陆考虑在内。
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给出了负1.3%的悲观预期,但具体到一些大的经济体,比如中国、美国甚至是日本,尽管坏消息仍不时会有,但越来越多正面的信号也在不断浮出水面。而欧洲却鲜有好消息传来,有的只是经济持续恶化的噩耗。
业内人士指出,欧洲经济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衰退和更为缓慢的复苏之路,这可能使得欧洲成为阻碍全球经济下滑提前结束的最大拖累。
投行看好中国经济增长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以外的几大主要经济体都频频传来朦胧的经济触底信号,包括中国、美国,甚至是深陷衰退的日本。
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看好一直广泛存在,而在最近,这样的乐观预期似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仅在本周,就有至少三家外资大行宣布大幅上修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另有多家机构也发布了对中国经济更加乐观的预期。
23日,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将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由原来的5.5%调高至7%。
就在一天前,高盛亚洲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宣布大幅上调 2009 年和2010 年中国实际GDP 增长预测,现在预测 2009 年实际GDP 增长率为8.3%(原预测为6.0%),2010 年的增长率将进一步加速到10.9%(原预测为9.0%)。
此外,瑞银集团近期宣布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速由原来的6.5%调高到7%-7.5%;苏格兰皇家银行则将增速预估由原来的5%调高到7%;巴克莱资本国际也将中国2009年GDP增速由原来的6.7%调高到7.2%。
在美国,奥巴马和伯南克等官员近期频频发表乐观经济论调,一些经济数据也指向初步好转迹象。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19%的美国消费者预计,经济将在未来12个月内走出衰退,而在去年10月该机构完成上次调查时,这一比例为18%。
即便在日本,最近也有更多数据显示低迷状况有所好转,如出口和制造业产值的急剧下滑正在放缓。IMF看好日本经济在明年复苏,主要得益于政府本月制定的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欧洲复苏前景相对黯淡
相比之下,欧洲的情况要严峻很多。IMF最新预测,欧元区经济今年会萎缩4.2%,下滑幅度远大于美国的2.8%。而在明年,随着全球经济恢复1.9%左右的增长,欧元区经济却依然可能萎缩0.4%。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几个月欧洲经济的复苏迹象似乎弱于亚洲和美国等其他地区,后者实施的更大规模的政府刺激举措正开始显现成效。
看看欧元区几个最大经济体的“成绩单”: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今年第一季度收缩了3.3%,业界预计今年全年的降幅可能达到创纪录的6%。IMF预计德国经济明年还会萎缩1.0%。
法国总理菲永本周则表示,今年法国经济将下滑2.5%,比政府此前的预期更为糟糕。此外,IMF预计意大利经济今年将下滑4.4%,在欧元区之外的英国经济则可能下滑4.1%。而且英意两国经济明年也都可能继续出现负增长。
欧洲国家一直认为,美国才是全球危机的中心,而欧洲的问题较小。鉴于此,再加上对通胀和国债膨胀过快的估计,很多欧洲国家在降息或是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方面的行动速度一直慢于美国或亚洲主要经济体。有统计显示,在2008至2010的三年中,美国的财政刺激规模大约占去年GDP的4.8%,中国为4.4%,而德、英、法三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4%、1.5%和1.3%。
经济学家表示,欧盟高达18.4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经济的30%,因此,欧洲经济黯淡的复苏前景,可能会影响到美国、亚洲或其他地区。
欧洲银行危机或超美国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才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但现在看来,欧洲银行业的危机损失却可能超过美国。
IMF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除英国之外的西欧银行在2007年-2010年的资产冲减总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同期的1万亿美元。更糟的是,相比美国同行,欧洲的银行在资产冲减和损失计提方面似乎有所保留,这也意味着未来欧洲银行业可能面临更大的“黑洞”。IMF的统计称,欧元区银行迄今仅冲销了17%的损失,英国的银行则冲销了33%,而美国银行业这一比例为50%。
另一个困扰欧洲银行业(主要指西欧)的问题是在新兴欧洲的巨大风险敞口,这也是中东欧危机一度在欧洲引发恐慌的原因所在。以奥地利为例,该国银行在东欧的敞口约2780亿美元,相当于奥地利GDP的70%以上。IMF预计,到2010年,西欧银行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损失将达到1720亿美元,几乎是英国、美国或亚洲银行这方面预期损失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