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时事
  • A5:股民学校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股民学校
    三因素生变 两思路应对行情震荡
    股民学校
    天津市证券业协会举办专题报告会
    广发证券开展广场宣传
    长城证券
    投资大讲堂服务社区
    什么样的股票会被ST
    浮华尽去
    高送转概念退潮
    统计规律与股票市场的“月度效应”
    技术升级值得期待 化工行业关注公司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浮华尽去高送转概念退潮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金证券 武腾龙 杨堃
      ⊙国金证券 武腾龙 杨堃

      

      “高送转”概念一直是A股市场年报披露期间的热点主题。但随着2008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市场对于这一概念的“追逐”也开始“降温”,不少公布方案较早、且涨幅偏大的高送转个股已经出现了调整迹象。同时,近期公布10送5转5派1.5元的国药股份,股价不但没有继续大涨,反而连续收阴破位向下。此外,江西长运、南洋股份、三全食品等也都出现了“见光死”的现象,值得投资者警惕。

      从历年高送转题材股在市场上的表现看,往往分为方案公布前、公布后以及实施送配三个阶段。大部分股票在方案公布前的表现最为抢眼,例如本次反弹最为强劲的启明信息、大洋电机、万通地产在方案公布之前的25个交易日内涨幅分别为71.25%、75.19%、95.08%。不过在看起来很美的利润诱惑下,却蕴藏着判断失误的巨大风险,一旦预期落空,已经炒高的股价将面临极大考验。

      而在高送转方案公布后,个股的走势则相对比较复杂。首先,由于上市公司年报公布有时间先后顺序,较早公布的往往能够引领市场热点,上涨持续性较强,而较晚公布方案的虽然前期股价已有提前反映,但由于在概念炒作末端,“见光死”的概率较大;其次,对于投资来讲,高送转个股受到市场热捧的根源在于股本扩张能力是由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成长决定的。苏宁电器之所以能从2004年7月上市以来上涨近30倍,一方面体现了公司的高成长,另一方面也和公司不断送股填权再送股有关,而反复填权的内在原因仍是其业绩的快速增长。可见高送转的品种必须辅以高成长,才能成为大牛股。但事实上,很多公司在不具备业绩支持的情况下,仍然有扩张股本的要求,这种情况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随着市场的大幅炒作,一些公司的股价甚至还未等到除权,便已完全消化了“高送配利好”。透支未来涨幅必然导致股价大幅回调,最终完成价值回归过程,如果投资者此时贸然进入很容易遭受损失。

      最后一个阶段,通常是指股票在送配前夕,股价大幅飙升的抢权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讲,如果该股票业绩优良,成长性好则可持股不动,以等待除权后的填权走势;但由于经过前期炒作,当前大多高送转个股股价已经偏高,抢权后未必会进行填权,因此投资者在关注高送转个股抢权阶段时,一定要考量其估值是否合理,盲目追高并不可取。

      截止到4月23日,两市共有45只个股宣布实施10送转10或以上的高送配方案。在2009年1月1日到4月23日的71个交易日里,这45只个股平均上涨77.13%,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35.32%,其中,启明信息、深圳惠程、海泰发展、恒邦股份等十几只个股也已实现翻倍。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市场对高送转题材股的炒作与历年相比过之而无不及,高送转题材股积聚的风险正在加剧,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题材股集体退潮,市场风格进一步向蓝筹股转化,投资者面对涨幅惊人的高送转个股,需要避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