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时事
  • A5:股民学校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产业·公司
    开启新商机 两岸航空业进入定期航班时代
    江淮汽车销售报捷
    大乘用车战略将提速
    顶级车遭抢订 江浙富豪再成消费主力
    钢价小涨未改弱市格局
    百度启动“信心计划”千万元建立推广基金
    沪上银行“收紧”二套房贷
    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多晶硅价格逼近成本
    备战销售旺期 开发商赶工“五一”楼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上银行“收紧”二套房贷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文祺
      ⊙本报记者 唐文祺

      

      上海银监局近期发出通知,再次强调严禁变相放宽贷款条例;除首套自住型普通住房和首套改善型普通住房以外,首付均不得低于四成。

      自3月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一直暖风频吹、成交放量。“银监局的通知公布之后,各家银行都召开了紧急会议,根据通知要求对二套房贷的操作细则进行修改。”知情人士告知记者。

      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表明,3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在2月份的基础上再度上升,环比增幅达到52%。与此同时,投资需求开始初露端倪。据介绍,从客户构成比例来看,目前的投资型需求客户已有入市,在总体购房客户数量中占比三成。

      记者从市场层面了解到,除了改善型需求客户(人均居住面积低于32.2平方米)基本参照首套政策之外,在前期的房贷市场执行过程中,对优质客户放宽标准,或以个人为单位衡量等二套房贷的变相松动情形屡见不鲜。

      在此次上海银监局的通知中,对于变相放宽贷款的三类现象予以了严格限止,一是严禁以对VIP客户实行对待政策为名,放宽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二是严禁以另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或银行通过与中介机构合作向客户进行费用返还、垫付首付款等方式降低条件,变相突破监管政策。三是严格审查客户首付款的充足性和真实性,不得允许首付比例不足的客户以银行信贷资金或以信用卡透支等方式支付首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