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时事
  • A5:股民学校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上市公司
    ST兴业股权之争收盘 陈铁铭如愿完胜
    *ST上航
    首季净利下滑近三成
    烽火集团借壳S*ST长岭疑施“障眼法”
    湖北宜化
    拟竞买海吉氯碱整体资产
    ST玉源、S*ST生化
    延期披露财报
    成交量回升 万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
    中海发展
    收购LNG公司全部股权
    华夏建通推迟披露财报 参股公司自辩“资产真实”
    国电电力
    子公司创建合资风电公司
    注资手续待完善 *ST东碳重组暂缓
    兖州煤业去年净利翻番
    中粮地产业绩降幅近七成
    小天鹅A收购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
    安徽水利
    白莲崖水库下闸蓄水
    中青旅
    转让一公司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烽火集团借壳S*ST长岭疑施“障眼法”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初一 石丽晖
      ⊙本报记者 初一 石丽晖

      

      由烽火集团唱主角、烽火集团大股东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唱配角的S*ST长岭重组方案,将于明天提交长岭股东大会“过堂”。不过,这一表面看来对上市公司和流通股股东有利的方案,已经遭到许多投资者对重组方大玩“障眼法”的质疑。

      “障眼法”之一:重组方正在兑现承诺,向S*ST长岭注入不少于7亿元的净资产。实际情况却是,烽火集团拟注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只有4.68亿元,通过评估增值50.81%达到7.06亿,这才勉强过关。

      在对烽火集团拟注入资产的评估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房产、土地、设备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增值。令人费解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盘点一下,竟然分别增值900万元、7054万元,还有账外专有技术,一评估也有了3000多万元的“身价”。“长岭重组方案很多数据都是为达到重组方的目的而倒推出来的。”一位长期关注长岭重组的投资者说。

      S*ST长岭通过定向增发收购烽火集团资产,每股作价2.8元,就是为了保证重组方能对上市公司绝对控股,最终持股比例达到55.39%。如果扣除评估增值影响,烽火集团注入资产换取股份的每股作价更是低至1.86元。

      “障眼法”之二:重组方注入的是优质资产。实际上,根据S*ST长岭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草案披露的拟购买资产合并财务资料,拟购买资产2007年、200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6.89亿元,同比增长10%,而应收账款却由1.43亿元增至2.49亿元,一年间暴增1.06亿元,增幅高达74%。2008年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比高达36%,作为通讯电子类资产,这样的“成绩单”很难让人乐观。上市公司2009年模拟预测净利润为6537万元,按重组后总股本5.95亿股计算,每股收益仅0.11元。

      “障眼法”之三: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借给S*ST长岭1.26亿元用于偿债。实际上,S*ST长岭同时将债务重组后的资产作价1.26亿元,电子集团拿到了资产,并没有白白给钱。

      S*ST长岭债务共有三块: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和普通债权。按重整计划,前两块债务偿还比例100%,普通债权偿还比例仅18%,实际需偿付2.46亿元。长岭曾从陕西省国资委获得清欠资金,目前有8700万元投入到此次债务重整中。此外,长岭流通股股东让渡10%股份,达2420万股,按每股6.34元折抵现金,价值1.53亿元。二者合计达到2.4亿元,与实际需要偿还债务金额大体相当。

      “障眼法”之四: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拿走了S*ST长岭的负资产。根据公司公告,电子集团拟以1.26亿元收购的长岭资产及未申报债权,净值为-2759万元。长岭资产负债表显示,账上有4115万元应付账款、8987万元其他应付款,合计1.31亿元,这应是未申报债权。按重整计划,未申报债权如依法确认有效,仍按18%比例偿付,实际只需偿还2300多万。何况这些债权人大多下落不明,主张权利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将这些未申报债权100%列在报表上,等于高估了负债,低估了净资产。因此可以说,电子集团买走的是长岭实实在在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