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年报特刊
  • 10:年报特刊
  • 11:年报特刊
  • 12:年报特刊
  • 13:年报特刊
  • 14:年报特刊
  • 15:年报特刊
  • 16:年报特刊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产业·公司
  • B4:特别报道
  • B5: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B9:年报数据
  • B10:年报数据
  • B11:年报数据
  • B12:年报数据
  • B13:年报数据
  • B14:年报数据
  • B15:年报数据
  • B16:年报数据
  • B17:年报数据
  • B18:年报数据
  • B19:年报数据
  • B20:年报数据
  • B21:年报数据
  • B22:年报数据
  • B23:年报数据
  • B24:年报数据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2009 4 3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信息披露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摘要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重要提示

      1.1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客户及相关利益人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公司独立董事李淑英、周树立、张丽认为公司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3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经万隆亚洲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公司董事长董永成、总裁黄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财务总监王伟廷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月英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公司概况

      2.1公司基本情况

      ■

      2.2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及联系人

      ■

      2.3组织结构

      ■

      3、公司治理

      3.1股东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总数19家。持有公司15%以上股份的股东

      表3.1-1

      ■

      公司第一大股东(大连华信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

      表3.1-2

      ■

      3.2董事

      表3.2-1

      ■

      独立董事

      表3.2-2

      ■

      3.3 监事

      表3.3

      ■

      3.4高级管理人员

      表3.4

      ■

      3.5公司员工(118人)

      表3.5

      ■

      4、经营管理

      4.1经营目标、方针、战略规划

      经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监管要求,积极开拓市场,强化风险控制,最终使公司发展成为核心竞争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行业内领先的专业化理财机构。

      经营方针:恪守诚信、开拓创新、稳健经营,努力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战略规划:以业务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提升和谐共赢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将公司建设成为业内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企业,以卓越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最大化价值。

      4.2所经营业务的主要内容

      公司业务分为信托业务、固有业务。

      信托业务:主要包括资金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

      固有业务:主要包括金融企业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贷款、财务顾问等业务。

      4.2.1自营资产的组合与分布表

      表4.2.1(单位:万元;%)        

      ■

      4.2.2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表4.2.2(单位:万元;%)    

      ■

      4.3市场分析

      4.3.1公司发展的有利因素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下,国民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大连已步入率先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国际航运中心、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机构、个人可支配财富日益增加,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保增长、促内需”政策的实施,为信托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托公司与银行合作、私人股权投资信托等业务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为信托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3.2公司发展的不利因素

      2008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阻力增大,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信托行业制度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信托财产登记、信托税收等相关配套制度仍未出台。

      4.4内部控制

      4.4.1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文化

      公司始终致力于内控制度的建设及完善,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等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制定了完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各个治理主体能够按照职责规定和规范程序履行相应职责,实现了分工明确、相互制衡、报告路线清晰的治理要求,并进行持续改善。

      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结构,建立“三道防线”的内控管理框架。“第一道防线”为公司各业务部门日常维护和管理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对本部门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点进行识别、自我检查和实施有效控制措施;“第二道防线”为合规与风险控制部对各部门的主要风险点进行独立的日常监控与管理;“第三道防线”为审计部对各部门的业务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独立的审计检查与监督。

      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公司构筑了涵盖公司全面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公司治理、业务操作、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审计监督、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事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内控制度较为全面、合理、有效。同时公司具有内控制度的完善和纠正机制,根据监管政策、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对各项制度及时修改和完善。

      公司秉承“规范运作,稳健经营,诚信为本,客户至尊”的经营理念和“团结、敬业、奋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在开展业务时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受托人职责,倡导合规经营,努力实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

      4.4.2内部控制措施

      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切实发挥监事会、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加强外部监督作用;管理层建立了合理授权、有效问责、内部举报和奖惩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规、违反职业操守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和提高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强化风险管理,改进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通过合规检查、合规绩效考核、提出合规建议等形式加强合规管理,不断完善《合规手册》并定期进行合规培训和考核;建立完备的内部审计操作流程,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常规和专项审计,完善后续审计和整改纠错机制,使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纠正,有效促进了内控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公司建立了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相互分离的业务管理体系;各项业务均有健全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前、中、后台相对独立;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定,并根据业务实际及监管法规的要求,不断更新;公司严格执行重要岗位的强制休假和岗位轮调制度,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保证内部控制的充分、有效执行。

      4.4.3信息交流与反馈

      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同时持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为该机制的顺利运转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规定》、《资金信托管理信息披露暂行规定》、《经营活动分析报告制度》、《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等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有效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畅通、反馈及时。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运转,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能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和风险状况,每一项信息均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的员工,各个部门和员工的有关信息均能够顺畅反馈。

      4.4.4监督评价与纠正

      公司建立了业务部门(岗位)自查、业务部门(岗位)互相制约、员工内部举报、合规部门检查、内审部门审计相结合的机制。业务部门(岗位)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发现内部控制问题,及时纠正;办理业务时,相关部门、岗位之间互相监督、制衡;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管理,及时监督和举报公司内部运营缺陷或违规行为;合规与风险控制部进行公司合规和风险控制的日常管理,审核业务操作的合规性,通过定期检查、评估等手段促进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审计部评价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对各项业务、各部门、各岗位实施全面监督、检查,并向审计委员会、管理层报告,管理层根据内部控制的检查情况和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和纠正措施,并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

      4.5风险管理

      4.5.1风险管理概况

      (1)公司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

      (2)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政策

      公司风险管理遵循全面性、独立性、及时性、有效性、审慎性、连续性的原则,建立了垂直的“董事会及下属风险控制委员会-管理层及下设机构-业务层面”三级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公司的各项业务、各类资产,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并充分考虑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等要素。建立了公司-业务部门-项目三个层次的全面风险评估体系,完善信用风险评估和计量模型,建立了压力测试体系,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手段,有效防范风险。

      (3)公司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公司建立了垂直的三级风险管理体系,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持续性的风险管理和监督:

      董事会及下属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董事会为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风险管理监控的最终责任,其常设风险管理机构为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自营、信托资金运用业务,均须通过风险控制委员会的风险审查,其主要职责为: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制定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制度、操作规程及合规管理办法;对信托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自有投资决策委员会提请审批的项目进行风险审查;评估新型业务品种风险和资金运用操作模式的风险;建立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识别与防范业务风险;审议核准风险资产的五级分类与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组织开展不良资产责任认定工作。

      管理层及下属机构。公司总裁室为风险管理的执行机构,下设自有投资决策委员会和信托投资决策委员会,分别对自营和信托项下资金运用项目和资产管理方案进行审查决策。合规与风险控制部是总裁室下常设机构,是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执行中心,负责对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实施全面、持续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包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规政策和制度,审查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根据风险控制委员会要求和授权,制定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履行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资产风险分类管理,资产风险责任认定、资产保全、清收考核与监督;法律文书的起草、修订、审核,诉讼案件的办理以及法规政策研究、咨询。审计部是审计委员会下常设机构,就公司内部审计情况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并通报公司总裁室,同时接受监事会的工作指导,负责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做出监测和评估,并监督各项风险管理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

      业务层面。公司在各业务部门设置风险控制岗,风险控制岗按期提交风险管理报告,发现风险变化及时向合规与风险控制部反映。主要职责包括:对本部门经办业务风险信息的提取、评估和风险审查,确定风险点清单;对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实时监测;对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做跟踪检查;对本部门信用风险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及时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定期形成风险管理报告。

      4.5.2 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

      (1)合规风险状况及管理

      合规风险是指由于违反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开展业务而面临的风险。公司合规与风险控制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出现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相抵触的情况。不断强化员工合规意识,为每一岗位制定《合规手册》;制定了《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和《合规问责制度》,将合规责任纳入到员工的考核奖惩范围。报告期内无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2)信用风险状况及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违约或信用等级下降,给公司造成的可能损失。主要表现在资金使用人不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未经允许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或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等对资产安全的影响。公司涉及信用风险的业务包括各项贷款业务、担保业务、买入返售信贷资产等业务。2008年末公司自营项下信用风险资产合计67,308万元,全部为正常类资产。2008年末公司信托项下信用风险资产2,828,127万元,无交易对手违约情况发生,全部为正常类资产。

      对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措施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政策,管理层每年根据公司信贷业务存量情况及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成果对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包括总量控制、投放进度、客户选择和结构调整、行业投向等,制定政策主要参考因素有对本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家信贷和产业政策调整、各投向行业的周期和景气状况、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状况等。

      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流程操作业务,每项资金运用需经过双人调查、调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客户信用评分、核保和担保评估、合规与风险控制部合法合规性审查、资金运用决策委员会审批、风险控制委员会审批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从不同层面和不同控制点对风险进行控制。

      持续跟踪评估还款能力和担保状况,公司将贷后管理作为信贷业务重点实行专人负责制,对贷款进行持续、差异化的现场和非现场监控,对于集团客户进行重点监测。公司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规定了详细的预警信号和相应措施,在发现预警信号时,要求业务人员及时向部门风险管理岗、合规与风险控制部直至管理层报告,发生影响借款人偿还能力事项时,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

      通过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等手段加强各级人员尽职管理责任,公司制定了《不良资产责任认定管理办法》,由风险控制委员会对贷款损失责任予以认定和追究,各级调查、审查以及审批人员根据所负责任受到扣发工资、调离工作岗位、撤职、解除劳动合同、开除直至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罚,通过约束机制保障和促进相关人员尽职管理。

      (3)市场风险状况及管理

      市场风险主要指市场汇率、利率或其他价格因素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自营贷款业务、信托贷款业务、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以及证券投资类资金信托业务等业务均可能面临市场风险。

      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公司通过全面、客观分析经济形势,力争准确判断市场走向;谨慎选择项目,各项投资活动前均经过充分的调查,对可能产生市场风险的各因素进行测算评估,并由业务部门、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多个审批环节做出投资决策;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早做好防范措施,运用金融工具防范风险。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严格遵循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原则,事先制定投资比例和投资策略,操作中坚持执行“集体决策、统一授权、独立操作、单独考核”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日盯市,动态监测,实施有效风险控制措施,对证券投资组合的净值、仓位和投资集中度等指标事先设定预警线和止损线,到达预警线及时发出警示,到达止损线立即平仓。

      (4)操作风险状况及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公司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明确业务流程、操作及审批权限来实现,并通过强制休假和岗位轮岗政策进一步加强,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业务部门制定详实的业务操作制度、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实行严格的前台、中台和后台的责任和空间分离制度,实现中、后台对前台的监督制约;建立明确的业务授权和审批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尽职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系统,真实、全面、及时记载每一笔业务,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建立完整的会计、统计和各种业务资料的档案并妥善保管,确保原始记录、合同契约、各种信息资料数据真实完整。

      (5)其他风险

      其它风险主要是指公司业务开展中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其他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5、报告期末及上一年度末的比较式会计报表

      5.1自营资产

      5.1.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全文

      审计报告

      万亚会连业字(2009)第58号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信托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08年12月31日的公司资产负债表,2008年度的公司利润表、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华信信托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做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华信信托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华信信托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08年度的经营成果。

      万隆亚洲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陶  怡

      中国·大连                                     中国注册会计师:雷亚杰

      二OO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5.1.2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法定代表人:董永成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伟廷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月英

      5.1.3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法定代表人:董永成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伟廷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月英

      5.1.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法定代表人:董永成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伟廷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月英

      5.2信托资产

      5.2.1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

      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

      编制单位: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

      法定代表人:董永成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崔相斌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禹林

      5.2.2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编制单位: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法定代表人:董永成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崔相斌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禹林

      6、会计报表附注

      6.1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

      6.1.1会计报表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事项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6.1.2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情况

      报告期无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

      6.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说明

      6.2.1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6.2.2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6.2.3计量属性在本期发生变化的报表项目及其本期采用的计量属性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可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6.2.4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公司发生的非记账本位币经济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合为本位币入账,期末,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对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对于折算产生的差额,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相关且在其达到预计使用状态前的金额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成本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关的生产经营期间的金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6.2.5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基准价折合为人民币;股东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均按发生时的基准价折合为人民币;“未分配利润”项目按折算后的数额填列;折算后资产类项目总计与负债类项目及股东权益类项目合计的差额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单独列示。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的数额列示。

      6.2.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金融工具确认依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为公司已经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

      (3)金融工具的计量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公司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确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公司在持有该等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将该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该等金融资产时,该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公司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很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如公司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③应收款项

      公司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将取得的价款和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公司持有该类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价,并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如不适合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公司将该类金融负债改按摊余成本计量。

      ⑥其他金融负债。公司拥有的其他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等,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在初始计量后按《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和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两者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

      (4)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的报价包括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额的价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5)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有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已由于一项或多项事件的发生而出现减值。减值事项是指在该等资产初始确认后发生的、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的,且公司能对该影响做出可靠计量的事项。

      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则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收回金额应当通过对该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信用损失)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用等)。

      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企业的贷款、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属浮动利率金融资产的,在计算可收回金额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当期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进行单项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并对其他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资产,以单项或组合评价的方式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已进行单独评价,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出现减值的单项金融资产,无论重大与否,该资产仍会与其他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构成一个组合再进行组合减值评价。已经进行单独评价并确认或继续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将不被列入组合评价的范围内。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覆盖公司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贷款。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已经发生减值损失进行检查。其中,对单笔重大贷款进行逐笔检查;对单笔非重大贷款按情况进行逐笔检查或进行组合检查。如果没有客观证据表明进行逐笔检查的贷款存在减值情况,无论该贷款是否重大,公司将其与其他信贷风险特征相同的贷款一并进行组合减值检查和计量。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影响该贷款或影响该类贷款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事件已经发生且该等事件的财务影响可以可靠计量,公司确认该等贷款或贷款组合发生减值损失,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逾期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发生重大财务困难等。

      贷款按五级分类结果作为风险特征划分资产组合,正常类贷款不计提;关注类贷款按期末余额的2%计提;次级类贷款按期末余额的25%计提;可疑类贷款按期末余额的50%计提;损失类贷款按期末余额的100%计提。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已经发生减值损失,则其损失将以贷款的账面金额与使用此贷款的原始实际利率贴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还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贷款合约利率为浮动利率,用于确定贷款减值损失的贴现率则按合同约定的当前实际利率。抵押贷款按照执行抵押物值减去获得和出售抵押物成本的金额估计和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如果在以后的财务报表期间,减值损失的金额减少且该等减少减值与发生的某些事件有客观关联(如债务人信用等级提高),公司通过调整准备金金额在先前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发生的贷款损失在完成必须的程序作核销时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已核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应计入当期损益中以冲减当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该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与当前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减去所有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

      ③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有证据表明由于无法可靠地计量其公允价值,所以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市价权益性金融工具出现减值,减值损失的金额应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金额与以类似金融资产当前市场回报率折现计算所得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

      6.2.7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公司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1)公司应收款项按下列标准确认坏账损失:

      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依照法律清偿程序清偿后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定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当债务人无能力履行偿债义务时,经公司相关会议审核批准,将该等应收款项列为坏账损失。

      (2)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公司坏账损失核算采用备抵法。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经测试发生了减值的,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项和对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五个资产组合,再按资产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分别计算确定减值损失。

      ■

      6.2.8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1)确认及初始计量

      ①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核算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公司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公司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以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公司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公司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

      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大于合并成本的差额,经复核后记入当期损益。

      ②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等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部分费用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按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进行确认。

      (2)后续计量及收益确认方法

      公司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以及对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于被投资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现金股利超出投资日以后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冲减投资成本;对被投资公司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以取得股权后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净损益份额计算确定。 公司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零为限,合同约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年实现净利润,公司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3)资产减值的确认

      资产负债表日,若因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使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时,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可回收金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按其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再转回。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确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再转回。

      (4)确认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共同控制,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6.2.9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1)固定资产确认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项价值2,000元以上的有形资产。

      (2)固定资产计价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与购买或建造固定资产有关的一切直接或间接成本,在所购建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平均计算,并按固定资产的原值扣除残值和其预计使用年限确定折旧率。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年限平均法单独计提折旧。

      主要固定资产类别的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根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①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②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③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④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⑤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⑥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⑦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存在减值迹象的,公司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公司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该等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6.2.10无形资产核算方法

      (1)无形资产的确认

      公司将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并且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

      (2)初始计量

      ①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②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预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3)无形资产的摊销

      土地使用权按土地使用权证所列的使用年限平均摊销;外购的专业软件在估计的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可改变其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4)无形资产的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检查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各种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发现存在减值迹象,则估计可收回金额。公司对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则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6.2.11其他资产的核算方法

      (1)其他资产分类

      公司其他资产分为抵债资产、长期应收款等。

      (2)抵债资产的计量

      抵债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入账,同时冲销被抵部分的资产账面价值,包括贷款本金、已确认的表内利息以及其他应收款项,与贷款或应收款项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

      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3)抵债资产的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抵债资产逐项进行检查,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比照类似资产计提跌价准备。

      6.2.12收入确认方法

      (1)让渡资产使用权

      ①利息收入按他人使用公司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公司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时,会考虑金融工具的所有合同条款,但不会考虑未来的信用损失。计算实际利率会考虑交易成本、折溢价和合同各方之间收付的所有与实际利率相关的费用;

      ②使用费收入按有关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2)提供与金融业务相关服务:在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公司且收入和成本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提供与金融业务相关服务收入的实现。

      (3)销售商品: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公司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并且相关的收入金额和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

      (4)提供劳务:在同一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公司按已提供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或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①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则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

      ②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则将已经发生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收入。

      公司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

      6.2.1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的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当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公司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除企业合并、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外,公司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6.2.14信托业务核算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等规定“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以下简称“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公司将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公司管理的信托项目是指受托人根据信托文件的约定,单独或者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的基本单位,以每个信托项目作为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独立核算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情况。各信托项目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其资产、负债及损益不列入本财务报表。

      6.2.15利润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净利润(弥补亏损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提取任意公积金;

      (3)按净利润的5%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

      (4)按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差额计提一般风险准备;

      (5)分配股利。

      具体分配方案由董事会提出预案,股东大会决定。

      6.2.16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财务报表按照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执行。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为依据,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合并时对内部权益性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内部交易事项、内部债权债务进行抵消。

      (2)母公司与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无重大差异。

      6.2.17与上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需说明事项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6.3或有事项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对外担保,年末担保余额为零。

      6.4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报告期内无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事项。

      6.5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6.5.1披露自营资产经营情况

      6.5.1.1按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披露资产的期初数、期末数

      表6.5.1.1(单位:万元)

      ■

      6.5.1.2资产损失准备的期初、本期计提、本期转回、本期核销、期末数

      表6.5.1.2(单位:万元)

      ■

      6.5.1.3自营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的期初数、期末数

      表6.5.1.3(单位:万元)

      ■

      6.5.1.4前五名自营长期股权投资情况

      表6.5.1.4(单位:万元)

      ■

      备注: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2008年新增投资

      6.5.1.5前五名自营贷款情况

      表6.5.1.5

      ■

      6.5.1.6代理业务(委托业务)的期初数、期末数

      表6.5.1.6(单位:万元)

      ■

      6.5.1.7公司当年的收入结构

      表6.5.1.7(单位:万元)

      ■

      6.5.2披露信托资产管理情况

      6.5.2.1信托资产的期初数、期末数

      表6.5.2.1(单位:万元)

      ■

      6.5.2.2报告期内已清算结束的集合类、单一类资金信托项目和财产管理类信托项目的数量、合计金额、加权平均实际收益率

      表6.5.2.2(单位:万元;%)

      ■

      6.5.2.3报告期内新增的集合类、单一类资金信托项目和财产管理类信托项目数量、合计金额

      表6.5.2.3(单位:万元)

      ■

      6.5.2.4公司履行受托人义务情况及因公司自身责任而导致的信托资产损失情况(合计金额、原因等)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等信托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严格按信托文件约定履行受托人义务,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没有损害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情况发生。

      6.5.2.5信托赔偿准备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情况

      信托赔偿准备金按税后利润的5%计提,2008年提取1,407元,期末余额3,856万元。迄今为止未发生信托财产损失情况,信托赔偿准备金未曾使用。

      6.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6.6.1关联交易方的数量/关联交易总金额及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

      表6.6.1(单位:万元)    

      ■

      注:关联交易内容为公司通过关联方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证券交易支付的交易手续费26.46万元及收取关联方大连华信投资有限公司及大连华信信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房租5.16万元。

      6.6.2关联方情况

      表6.6.2 (单位:万元)    

      ■

      6.6.3逐项披露重大交易事项

      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类型的重大关联交易。

      6.6.4逐笔披露关联方逾期未偿还公司资金情况及公司为关联方担保发生或即将发生垫款情况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发生。

      6.7会计制度的披露

      固有业务会计制度、信托项目会计制度均执行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7、财务情况说明书

      7.1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1)利润总额36,367万元;

      (2)所得税8,215万元;

      (3)净利润28,152万元;

      (4)年初未分配利润27,884万元;

      (5)可供分配的利润56,036万元;

      (6)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815万元;

      (7)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1,407万元;

      (8)提取一般准备317万元;

      (9)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51,497万元;

      (10)分配2007年度股东红利23,267万元;

      (11)未分配利润28,230万元。

      7.2主要财务指标

      表7.2

      ■

      7.3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8、特别事项揭示

      8.1前五名股东报告期内变动情况及原因

      报告期内股东未发生变动。

      8.2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及原因

      8.2.1董事的变动及原因

      2008年3月,公司原独立董事邢天才因工作原因向股东大会提出辞任,股东大会同意邢天才的辞任申请,选举张丽担任独立董事。

      8.2.2监事的变动及原因

      报告期内监事未发生变动。

      8.2.3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及原因

      2008年3月,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董事会聘任郭岩任董事会秘书;聘任王伟廷任财务总监。

      8.3变更注册资本、变更注册地或者公司名称、公司分立合并事项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8.4公司重大诉讼事项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

      8.5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受到处罚的情况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8.6公司整改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无上述情况。

      8.7报告期内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简要内容、披露时间、所披露的媒体及其版面

      2008年1月10日在中国证券报A19版刊发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

      2008年3月7日在中国证券报A07版刊发关于聘请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承办公司相关财务审计业务的公告。

      9、公司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报告期内,公司在经营活动中能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告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