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数据库
  • A10:数据库
  • A11:数据库
  • A12:数据库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5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基金·焦点
    熊市陡现发展压力 基金公司创新求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熊市陡现发展压力 基金公司创新求变
    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安仲文
      

      2009年注定成为基金产品的创新之年。一方面,2008年年底,《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的鼓励措施》文件下达,其旨在切实鼓励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创新,对有重大创新的基金产品实行绿色通道审核制度,基金产品创新得到政策鼓励。而另一方面,在牛市结束之后,产品创新更成为基金公司熊市守江山的重要利器,关切着各自的市场份额,市场压力促使基金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本报记者 安仲文

      新指数涌现推动产品创新

      指数化基金正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力推的重点,而新指数的不断涌现给基金公司实现产品多样化提供了契机。

      博时基金有关人士说,公司已获得开发上证超级大盘指数ETF的授权,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来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目前我国已有5只ETF产品成立并挂牌交易。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也吸引了基金公司的注意。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滕天鸣对《上海证券报》表示,未来可以考虑开发创业板主题的指数类基金,比如创业板指数ETF。国内一家大型合资基金公司副总裁日前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对开发创业板指数基金有兴趣,不过这须在创业板正式推出后方有可行性。

      中证指数公司近期公布的信息显示,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行情,而基金公司也积极参与这一指数的产品开发。中证指数公司透露,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的使用授权,相关ETF产品方案已上报,有望年内推出。

      嘉实基金此前也表示,随着首只基本面指数——中证锐联基本面50指数问世,围绕该指数的首只基金产品也即将出炉,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正在与中证指数公司、锐联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合作,已完成首只基本面50指数基金产品研发设计。中证锐联基本面50指数的样本是经济规模最大的50家A股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证超级大盘指数ETF、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ETF、中证锐联基本面50指数基金的投资标事实上具备某种共性,其覆盖范围大致为目前市场较为公认的各大盘蓝筹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氛围下,大型基金公司纷纷开发指数基金可能给大盘蓝筹股带来市场机遇,尤其是大型基金公司指数化产品募集资金规模通常较大,大盘蓝筹股也可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基金公司暗中逐鹿REITs

      种种迹象显示,REITs极可能成为基金公司产品创新的关键领域,尽管目前它仍处在摸索中。

      大多数投资者对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还颇为陌生,房地产信托基金主要是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份额募集资金后,持有和管理房地产资产,投资者通过购买REITs份额间接投资于房地产,并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得资本利得和流动性。按照投资人能否赎回分类,REITs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普华永道上周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将成为未来3年的基金公司产品创新的发展重点。普华永道对26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调查,受访者普遍认为,REITs、参与地产投资的对冲基金、QDII、保本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业务将在未来3年的基金管理业务中日益突出,而其中的QDII和REITs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将在今后得到全面提升。“REITs超出了对传统证券化投资的理解,可以使基金公司业务发展到更为多元化的程度,这将促进基金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从目前而言,REITs产品的实质性动作是一些基金公司在产品方案上的设计与上报工作。记者获悉,多家合资基金公司已经准备好REITs产品的上报工作。“我们在REITs产品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准备了三年之久。”广东一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表示,除了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外,领先于其他基金公司开发REITs的优势还包括股东资源,尤其是涉及REITs领域。

      嘉实基金显然也对开发REITs有着浓厚兴趣。“两年以上REITs项目行业分析经验;经济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熟悉REITs项目筛选、价值评估;有海外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嘉实基金在一份REITs项目分析师招聘要求中如此要求。这意味着嘉实基金已经开始着手开发REITs,并进行人才资源储备。

      QDII创新方兴未艾

      QDII基金创新同样瞄上了指数化投资。

      QDII也同时瞄准了指数化投资,南方基金宣布与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签约,将在内地市场独家开发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产品。国泰基金亦表示,已与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签署了独家许可协议,拟开发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投资产品。据悉,除南方基金、国泰基金外,华夏、嘉实在内的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均在开发跟踪国外强势指数的QDII产品。

      显然,QDII产品的创新关键点可能还不仅仅在于指数化投资。

      国投瑞银总经理尚健表示, QDII通过合适的包装和结构,可以引进不少新产品,其中不乏一些杠杆性产品、结构性产品。而专户委托人也对此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QDII+专户可以借此进一步激活高端客户市场。利用海外成熟的工具从而实现产品的突破性创新。

      事实上,QDII专户的实质性运作已为时不远。交银施罗德表示,经与多家客户充分沟通,公司已于与国内知名企业正式签署了首单QDII专户合同。继2008年4月签署国内专户业务第一单之后,交银施罗德又一次在国内QDII专户业务中拔得头筹。从专户理财第一单到QDII专户第一单的诞生,历时一年,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基金产品的逐步深化。

      除此之外,QDII产品本身的创新或许也是改变目前QDII境况不佳的一大解决之道。鹏华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都试图开展QDII领域的创新。

      招商基金正开发一只主攻全球资源品的主题投资型QDII产品。市场人士认为,由于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的资源品价格急剧下跌,资源品逐步迎来较好的买入时机,特别是一旦出现经济复苏迹象,资源品等大宗商品将成为主要受益者。“QDII产品目前出现的问题表明基金QDII应实施产品创新,QDII的产品设计不能仅仅围绕国别资产配置这个主题,应该尝试行业主题投资上的设计。”鹏华基金相关人士认为。

      创新不足仍未有突破性改观

      《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的鼓励措施》文件的出炉直接推动了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热潮。

      但突破基金产品同质化,实现基金产品核心条款的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易做的事情。“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近期有五六家基金公司上报创新基金产品,但被监管部门认同的并不多。”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基金公司推出创新基金产品的热情很高,但创新产品本身的设计也存在难度,更重要的是产品必须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必须经得住市场检验。关键点是需要真正的创新。

      上述现象意味着创新力度不足仍是不少基金公司的软肋,缺乏特色的新产品很难通过监管部门这道关,目前在核心条款上实现产品内容创新的也仅仅有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以及即将发行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等少数产品。

      长盛同庆基金将于5月6日起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场内挂牌发售,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发行方式将采取类似“打新股”模式,投资者初始认购长盛同庆基金份额后,将按4:6的比例自动分离为A、B两类。这两类份额将以不同代码分别在深交所上市交易。长盛同庆基金封闭运作三年,期间不开放申购赎回,投资者买卖基金只可在二级市场进行。市场人士认为,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具有创新设计、份额分级和收益杠杆化的鲜明特征,此类交易所交易基金极有可能成为今年基金创新的又一热点。

      除了有限引入杠杆化设计外,基金公司当下引入的其他核心创新条款仍稍显不足,一个现实的约束可能在于缺乏对冲工具等有利于创新的因素,这或许将有赖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显而易见的是,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将直接推动基金产品创新进入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