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数据库
  • A10:数据库
  • A11:数据库
  • A12:数据库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5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基金·封面文章
    四月大降 基金经理变动率拐点乍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月大降 基金经理变动率拐点乍现
    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婧婧
      漫画 张大伟
      今年以来,虽然新基金发行亦如去年一般密集,但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却大幅减少。根据本报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1到4月份的基金经理月平均离职率仅为1.02%,低于去年同期约2%的离职率。特别是自4月1日《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实施以来,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同比更是大幅下降,整个4月份,仅有1例基金经理离职公告。

      ⊙本报记者 徐婧婧

      离职率急转直下

      纵观历年基金经理变动率(离职、增聘)不难发现,每年的前4个月是基金经理变动的高峰期, 3、4月份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今年的基金经理变动率却在4月份急转直下。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共发生了13起基金经理增聘和1起基金经理离职的公告,基金经理的变动率为2.9%,而离职率仅为0.2%。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1到11月份基金经理月平均变动率为3.33%,2007年同期基金经理月平均变动率为3.88%。

      而事实上,今年前3个月份基金经理的变动率基本和去年持平。

      今年初第一个交易日(1月5日),华夏基金对旗下华夏红利、华夏蓝筹核心和华夏复兴、基金兴和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进行了人事变动。整个1月份,共有13起增聘基金经理和4起基金经理离职公告,基金经理的变动率为3.8%,离职率为0.9%。

      进入2月后,又有12只基金的掌舵人在当月发生了变化。其中,增聘基金经理的有8只基金,另4只基金则发生了基金经理离职,基金经理的变动率为2.7%,离职率为0.9%。

      而至阳春三月,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也进入了高潮期。据统计,当月,共有9只基金发布了增聘公告,10只基金发布了离职公告,基金经理的变动率达到了4.1%,超过了2007年和2008年的月平均水平,而2.1%的基金经理离职率也创今年前4个月的新高。

      另外,4月份,除基金经理变动率大幅减小外,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整个4月份仅有两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发生了变动。

      新规实施抑制变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4月份,基金经理的变动率特别是离职率大幅下降。而事实上,中国证券业协会于日前发布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恰巧是从4月1日起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规则》明确规定频繁变动工作岗位达两年两次者,将视为不适当担任基金经理者,不予通过变更注册。

      而新建立的基金经理注册管理制度,并不单是指对基金经理的任职资格进行一次性登记注册,而是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基金经理在业内的每次岗位变动都须重新进行申请注册。

      在《指导意见》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基金公司聘用短期内频繁变更工作岗位的投资管理人员,应当对其以往诚信记录、从业操守、职业道德进行尽职调查,并在签订聘用合同前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说明尽职调查情况与拟聘用的理由。

      基金公司不得聘用从其他公司离任未满3个月的基金经理从事投资、研究、交易等相关业务。

      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未满1年的,公司不得变更基金经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未满1年主动提出辞职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聘用合同竞业禁止有关规定,并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书面说明理由;其他公司在聘用其担任投资管理人员时应当遵守竞业禁止有关规定,对其以往诚信记录、从业操守、职业道德进行尽职调查,取得其前任职公司的书面鉴定,并在签订聘用合同前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说明尽职调查情况与拟聘用的理由。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做法同时刹住了基金跳槽的两头和三个当事方。对于跳槽当事人、离职公司、入职公司都做出了强力约束,并将投资管理人员变动情况与基金公司新业务申请进行了挂钩。对于行业的整体约束力颇大。而这与4月份基金经理变动率出现明显的下降有着直接的关联。

      变动率减小的其他原因

      事实上,除了《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基金经理的变动外,其他一些因素或多或少也制约着今年以来特别是4月份基金经理的变动情况。

      晨星研究中心分析师梁锐汉表示,基金经理离职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受基金业规模以及业务扩张的放缓影响。基金公司力争开拓的新业务中,QDII、专户理财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远没达到他们的预期。如之前的QDII业务,虽然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海外市场的估值从历史看已相对较低,但受海外市场重挫、投资者信心低迷的影响,已经数月没有基金公司开展QDII基金IPO业务。此外,公募基金数量的进一步扩大也有助于增大基数降低离职变动率。

      梁锐汉认为,公募基金经理转向私募的通道也出现了政策上的阴影。此前,银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其中规定私募基金管理者“业绩报酬仅在信托计划终止且实现盈利时提取”,这足以让多数的欲转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们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历史上来看,基金公司考核机制对基金经理变动的影响较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王群航表示,一般基金公司会对基金经理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的执行在年初执行,这种年度计划也会涉及人事调动。

      而据他和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交流的结果,有很多公司已于去年11月份完成了对基金经理的考核,12月份出现了一波基金经理的变动高潮,所以今年基金经理的变动率尤其是离职率相对比较缓和。

      据统计,2008年12月份,共有8家公司的13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12只为基金经理离职。而2007年同期,仅有4家公司的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

      王群航同时表示,除上述原因外,金融危机也是影响基金经理变动的又一原因所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退去,现如今哪儿的工作都不好找,对待跳槽大家都是很谨慎的。”

      基金业如何实现人事稳定?

      虽然4月以来我国基金经理的变动率出现了大幅下降,但与海外成熟市场比起来,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浙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大重要特征。据统计,我国基金经理在同一只基金上的平均任职期限仅为1.5年(剔除2008年以来新基金的影响,平均任职期限也只为1.66年),绝大部分基金经理的任期不超过3年。从基金经理的变更次数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变更了1~2次,有的甚至变更了4~5次,但没有变更过的基金经理占据了64%。主要原因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较短。

      如果只考虑1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没有变更过的只有51%。而在2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中,则没有变更过的只有34%。可见,从业经验越丰富,基金经理变更得越频繁。

      降低基金经理的流动性成为中国基金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最新出台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无疑是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困扰基金业发展多时的基金经理频繁跳槽、无序流动问题。

      另外据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称,基金公司降低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也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双基金经理制度,以削弱基金经理离职的影响。

      的确,双基金经理制和多基金经理制的推广和流行使得基金公司在降低基金经理变动带来的影响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