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控制节奏 莫让二千六成“一日游”
    “市场主力”在更迭中
    股指将震荡上扬
    多空博弈加剧 行情趋于复杂
    cnstock
    调整空间有限 中线向上趋势并未改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空博弈加剧 行情趋于复杂
    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山东神光 刘海杰
      ⊙山东神光 刘海杰

      

      5月份政策真空期给股市提供了炒作的机会,两市股指月初就出现了赶顶的迹象,然而,市场资金并没有齐心协力,热点更是杂乱无章,尽管人心思涨,看涨者众多,但逢高套现、主动撤退的人也不少,市场多空博弈体现出行情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估计5月份大盘未必能赶顶成功,很有可能在高位反复震荡。

      

      炒作降温 大盘股活跃

      2008年年报和2009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后,那些针对业绩进行炒作的题材纷纷断了线,面对上市公司真实的业绩数据和分配方案,投资者跟风所谓的题材股的热情逐渐降温。进入5月份后,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信息和题材,如流感疫苗、房地产市场回暖、汽车产销数据提高、新能源对于风力发电的倾斜、海西经济区建设以及浦东开发概念等,但这些所谓的题材和热点很难持续,基本上是“见光死”。

      与题材股投机降温相对应的是大盘股的活跃。5月份以来,煤炭股、银行股出现群体性上涨,这些大市值个股的走强得益于相对较低的估值优势。但我们也发现,市场期待的热点风格轮换并没有全部转移到大市值个股上。所以,行情运行到现在,场内资金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共振效应,这一方面说明本轮行情远没有结束,另一方面也说明短期多空分歧加大,需等待热点风格转换成功。

      

      传言增多 压力加大

      本轮行情是典型的资金推动型行情,其特点是容易跟风炒作,也容易形成恐慌杀跌,左右市场涨跌的往往是基本面的信息。进入5月份后,政策面虽然仍处于真空状态,但有一些传言在市场上流传,如IPO重启、创业板试点等,这些在投资者惯性思维中属于利空的传言忽隐忽现,局部影响着投资者的行为;另外是大小非的卖出,在股市逐步走高的过程中,大小非的卖出也在加速进行,紫金矿业、中信证券、中国平安的小非们全力卖出,给股价带来了诸多压力,我们相信在其他大小非解禁的个股身上,减持行为更为广泛;最后是对股市走势构成影响的外部信息,如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香港市场上对中资银行股的减持预期,这些预期不仅影响了H股,也反作用于A股。

      我们认为,包括上述传言在内的不利信息都会成为大盘下跌的主导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股指过快上涨脱离了基本面的预期,使得行情表现更加复杂多变。

      

      抓大放小 弃高就低

      市场中普遍的观点是热点会向大盘股转移,虽然这种轮动并不彻底,但千万不要因为大盘股短期内动力不足而丧失信心。从资金行为的角度分析,场内获利兑现的资金考虑最多的恐怕是避险的需求,大盘股可能是一个好去处;对于新入场的资金,特别是机构资金,要想达到快速建仓的目的,大盘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大盘股是未来行情的焦点。

      从投资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似应抓大放小,与其追涨股价已高高在上的品种,不如寻找涨幅不大、未来有补涨机会的个股。抓大放小、弃高就低的出发点是以业绩为主线,应考虑2009年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的机会,同时也要考虑个股估值与市场整体水平乃至同行业对比的情况,选择估值水平相对偏低的品种,安全性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