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控制节奏 莫让二千六成“一日游”
    “市场主力”在更迭中
    股指将震荡上扬
    多空博弈加剧 行情趋于复杂
    cnstock
    调整空间有限 中线向上趋势并未改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主力”在更迭中
    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在从1664点开始上涨的行情中,上证指数的最大涨幅是56%,但大多数个股的股价都翻了一番、两番甚至三番以上。在这轮反弹行情中,投资者普遍的感觉是“行情难做,钱难赚”,包括基金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这轮反弹行情中的收益率只有50%至60%,仅取得与大盘同步的业绩,若能取得翻番的收益,绝对可归属于“优秀”。这种现象带来了一个疑惑,那些翻了“两番、三番”的个股行情的超额收益被谁赚去了?

      这轮翻了“两番、三番”个股行情的最大特色是“炒题材”,在流动性为核心驱动力的行情中,任何一只股票只要有了“题材”,似乎就能挣脱估值的枷锁,股价走势就能扶摇直上。然而,目前的行情已经证明,许多原先热炒的题材并未得以兑现,甚至还有许多是说故事的“乌龙题材”;后期的行情将继续证明,市场曾经或者正在追捧的题材最终能兑现一半就很不错了,并将进一步证明,即便能兑现的题材,在题材兑现之际,十有八九将是已经翻了“两番、三番”的个股行情“见光死”之时。

      之中的问题在于,在监管越来越严、法规越来越细的市场背景下,是谁在根据行情的变化“炮制”了这些虚虚实实的题材?又是谁超前掌握了这些题材及其虚实并以资金的优势“玩弄”着这些题材?在这轮“炒题材”行情中,投资者不易取得相应的收益,觉得“赚钱难”的最大原因是题材股行情的虚实不定——如果追捧的投资者多了,股价因此大涨,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就会跟着出台——之前追捧的题材是虚的;如果投资者因“恐高”对强势上涨的个股行情置之不理,最终出来的题材却往往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投资者再度追捧这“实实在在的”题材,对不起,行情却“见光死”了。由此看来,追捧题材的投资者在明处,炮制题材与运作题材者在暗处,整个“炒题材”行情似乎由一双无形之手操控着,投资者焉能不被动?

      我们知道,所有关于个股题材的源头在上市公司、大股东那里;我们还知道,现在“大非小非”们都已陆续解禁了,在“股权价值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以往在股权分置时代对股价不闻不问的大股东对二级市场的参与感增强了。在这轮“炒题材”行情中,以往被视为“市场主力”的基金、券商等都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非阳光私募”——包括不少上市公司在内的大量实体经济外溢的资本通过受托管理的形式进入了股市,这些源自实体领域的资本“左手掌控着资金,右手掌控着题材”,创造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股市财富模式,获得了翻了“两番、三番”个股行情中的超额收益。

      这种现象在提示投资者,随着全流通时代的来临,以往投资者眼中的“庄家”、“市场主力”的主体正在更迭中,正在由二级市场各种类型的投资机构向上市公司大股东升级。在许多投资者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着机构持仓、机构交易数据时,其实更应该研究大股东的资本战略——全流通后的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数量第一多的股票,还掌控了上市公司的话语权,是典型的“两头通吃”。所以,现在与将来市场“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是正常的,因为市场的“新主力”更强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