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国务院:鼓励优势资源整合 打造知名中药企业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可税前扣除
    德勤:免税新规有助推动重组
    我国将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尚福林:确保市场制度
    体现大多数人利益(上接封一)
    财政部提出打造注会行业百强目标
    医保和基本药物政策鼓励使用中医药
    上海证监局要求期货公司合规运作创新发展
    境外中资企业判定为居民企业原则明确
    4月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务院:鼓励优势资源整合 打造知名中药企业
    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勇
      国务院7日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并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 叶勇

      《意见》提出,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对品牌型和创新型中药上市企业带来利好。目前,A股中医药上市公司家数较多,规模大小参差不齐。其中有些具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产品属于医保中药目录的上市公司,将更多地受益于《意见》。目前A股中药类型企业有近40家,品牌型如同仁堂、广州药业、云南白药、东阿阿胶、马应龙、片仔癀等,现代中药企业如三九医药、天士力、康缘药业、江中药业等。

      《意见》提出,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完善中药注册管理,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

      《意见》指出,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此外,《意见》还要求,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加快民族医药发展。繁荣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善中医药发展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