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专 版
  • 10:专 版
  • 11:专 版
  • 12:专 版
  • 13:专 版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书评
    经济杀手的第二次告白
    《“五四”九十周年祭》
    《追寻商业中国》(第一卷)
    “智慧不如趁势”
    罗杰斯:
    可爱而无法复制的水晶球
    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读《大流感》
    《棉花国之旅》
    《盘口点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杀手的第二次告白
    2009年05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包婷婷
      《经济杀手:

      美国欺诈全球真相》

      约翰·珀金斯 著

      曾贤明 译

      中信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包婷婷

      

      约翰·珀金斯曾经是一名美国的“经济杀手”,在社会良知的驱动下,他毅然决然反戈一击,将他参与掠夺世界各地资源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引起了美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之后,他欲罢不能,又写出了这本续集《经济杀手:美国欺诈全球真相》。一贯猛烈抨击美国政府和媒体的伪善的乔姆斯基说过,语言可以宣讲真理,也可以粉饰罪恶。无疑,珀金斯的写作是一种勇士和仁者的表现。

      在这本续作中,珀金斯一如之前的价值立场,着力揭露美国如何不断向世界各地推销美国文化和美国标准,如何尽一切可能将利益收入囊中。从拉美到越南、伊拉克,从以色列到黎巴嫩、印度尼西亚、刚果,从跨国企业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亚洲金融危机”到“非洲复兴”,以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了一系列“美国方式”的腐败内幕和公司欺诈行为,重塑了一个“假仁假义”的美国。

      更可贵的是,珀金斯不仅勇敢揭露了公司帝国的剥削手段,还积极投身于改变世界的行动中去。他创办了两个公益性的机构:“梦想改变”和珀恰玛玛联盟,通过多种途径呼吁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保护世界雨林和土著文化。

      书中将美公司帝国觊觎的地区划分为四个地区:亚洲、拉美、中东和非洲。由于四个地区的资源优势、政治地位、宗教力量和文化背景不同,美国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经济杀手得逞的机率和这些地区被控制程度也不同。在亚洲,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是共产主义力量庞大,美国难以大范围地实施帝国势力;而在拉美,共产主义运动往往被镇压,由美国控制的专政势力得以被扶持;中东的特殊之处在于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复杂的宗教背景,为了争夺和控制石油,美采取的是扰乱宗教,引发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宗教之争;非洲是“最不被人理解”的大洲,没有任何现代文化基础,整个地区蔓延着歧视、无序、武力和疾病,这是一个绝望的大洲,也是美国最能赤裸裸地掠夺的大洲。

      珀金斯对官商“旋转门”的描述,即世界银行、美国的跨国公司和亚非拉地区政府之间的三角勾结尤其耐人寻味。美国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控制这些国家,离不开当地腐朽的政治势力的配合与支持,而美国始终在找寻和扶持这样的腐朽势力。比如美国公司说服世界银行为印尼争取到巨额贷款,印尼统治集团苏哈托家族则放任国家陷入沉重负债的境地,并从中聚敛巨额财产。若遇上小国、穷国不愿意“配合”的领袖,则他们的下场或是下台或是遭暗杀。

      不过,全球化下的各个经济体的交易和竞争非常市场化,并不是如书中所说以一两个政客的意志就可以轻易转移的。追逐最高利益向来是资本的本性,以美国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据绝对优势,在竞争的强大相互作用力下,人的力量基本无效。商人随着资本和技术的步伐追逐利润,这是难以逆转的自然规律。要抗衡如此强大的美帝国资金侵袭,也需要强大的经济体或政治体,在上世纪的欧洲大陆还有这份实力,但是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亚非拉国家而言,显然无能为力。

      不得不说,世行、美帝国公司和第三世界政府之间的三角关系,实在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亚非拉经济落后国家,如果不依靠美国的跨国公司相助获得世行的贷款,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国内电网、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地区的人民就将永陷于水生火热的环境之中,与现代社会脱节;而一旦接受了这些贷款,代价却是国家的主权和资源的丧失。

      印尼的血汗工厂,玻利维亚的水污染,中东的石油争夺、宗教之争和恐怖主义,非洲的疾病和天灾……在这个零和博弈中,输的总是亚非拉经济落后国家。

      更糟的是,这种掠夺各地资源的霸权行为往往还带来人类之间的相互仇视。对美国在全球各地的资源掠夺行为,珀金斯有一定的反思。他大声呼吁“改变世界”来保卫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遗憾的是,他没有、也无法给美国民众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呼吁改变公司高管的思维、改变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并寄希望于非政府组织。然而这些缺乏约束激励机制的口头协议是注定难有作为的。也许民众在听说购买廉价电脑会威胁到血汗工厂工人的生存之后,一时受到鼓舞,选择购买较贵的电脑。但是长久下来呢?现实证明,在收入预算一定的前提下,人们永远倾向于选择令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购买组合,这就是社会规律。因此,除非有适用的、可靠的约束机制和社会体制,否则仅仅依赖良知的“市场投票”原则,是行不通的,注定是要破产的。

      或许是承袭了所谓的阴谋论,珀金斯认为衡量货币价值的黄金将会被石油所取代,这种对石油与美元的关系论断令人生疑。黄金之所以被选择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其优越的天然属性和稳定的价值。无论是金本位体系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基础都是稳定的黄金储备和黄金的保值功能。而石油在投入生产后就失去了其保值功能;同时石油的供求关系极不稳定,油价一直波荡起伏,自身价值极其不稳定的石油,如何能用来衡量货币的价值呢?作为大宗商品的石油可以在名义货币角度成为美元的计价产品,并且油价的涨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元实际汇率,但无法取代黄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