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周一一天,美国就有多家银行宣布了总额逾70亿美元的股票增发计划。不少银行都把尽早归还政府注资以重获“自由身”作为增发股票的理由,不过,市场显然并不完全认同银行业目前的集体“圈钱”行为。周一当天,美国银行股全线暴跌,一些当天宣布增发消息的银行跌幅接近两位数,花旗和富国等行业巨头也大幅走低5%左右。知名银行分析师惠特尼坦言,现在还不是买银行股的时候。
⊙本报记者 朱周良
行情回暖创造便利
在周一的大跌前,美股出现了大萧条以来最强的一波连续上涨行情,道指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累计涨幅超过35%。尽管各界对于牛市是否已经到来还存在不同看法,但市场人气的改善却毋庸置疑。
在市场总体回暖的大背景下,陷入停滞已久的融资活动也悄然升温,这其中既有一些企业试探性的IPO,也是增发融资的案例,特别是银行。
在压力测试结果上周公布后,富国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均宣布推出股票和债券融资计划,总共售出约126亿美元股票,摩根士丹利还发售了40亿美元无担保债券。本周一,银行增发融资迎来又一个小高潮。当日,第一资本金融、BB&T以及US Bankcorp等多家未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都宣布了股票发行计划,累计融资超过70亿美元。
提前还贷是否得不偿失
多数宣布增发的银行都声称,新发股票融资是为了尽早偿还政府注资。包括高盛、花旗等行业龙头在内的美国各家银行均抱怨说,政府注资后给这些银行的经营管理、薪酬支付等带来了太多约束,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因此各家银行都想尽快换掉政府贷款“赎身”。
本周宣布增发股票融资的北卡州银行BB&T的首席执行官本周公开抨击政府问题贷款救援计划(TARP)对受援机构高管薪酬的控制过严,而且加入该计划会令人想当然地认为接受援助的银行急需资金。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1日表示,对19家大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有助于增强美国公众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他认为美国银行业可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恢复健康运行。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压力测试”似乎是报喜不报忧,有些测试条件过于宽松,未必能真实反映这些大银行的经营状况,银行的业绩最终可能比压力测试所显示的要糟糕得多。
分析师表示,银行增发融资,表面上是为了归还救助资金,但谁又能保证这些银行今后不会出现很高的信贷损失呢?特别是考虑到就业市场仍可能持续恶化。如果经过压力测试的银行在归还了救助资金,声称自己不再需要发行政府担保债券之后又陷入困境,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惠特尼不买银行股
华尔街知名金融分析师惠特尼本周再次表示,银行股目前处于高估状态,之所以不少银行第一季度的业绩好于外界预期,是要归功于政府的援助。她依然看空银行股。
“说到底,我不会持有这类股票。”因为曾准确预言银行业巨亏而声名大噪的惠特尼本周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
自3月初以来,随着更多银行发布强劲的开年业绩,美国金融股持续走强。仅在上周一周,一项主要的美国金融股分类指数就飙升了23%。对此,惠特尼坦言:“这是一波政府推动的(金融股)行情,(银行业)最核心的盈利能力被市场所忽视。”
分析人士认为,在消费开支依然低迷的背景下,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将继续承压。惠特尼举了美国银行的例子,后者在第一季度削减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消费信贷。
众所周知,在本轮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介入了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对此,惠特尼认为,政府的过多干预搅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以往对投资人来说,买哪个股票是因为你清楚游戏的规则。但现在随着政府(对银行)的介入,老的规则已经不存在了。”惠特尼警告说,政府的介入,使得普通投资人对银行股的合理市场价值更加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