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券商系期货公司猛攻IB端
    机构借道大宗交易减持封基
    国金证券:二、三季度
    经济将继续回升
    西南证券建议:
    不妨降格挂牌“新三板”
    关于2009年记账式贴现(五期)国债
    上市交易的通知
    关于2008年记账式(七期)
    国债付息事宜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
    关于2009年黑龙江省政府债券(一期)、
    云南省政府债券和浙江省政府债券(一期)上市交易的通知
    参与交易A股账户数
    突破2000万户
    中信建投与工行
    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券商银行合力提高开户质量
    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增加中国农业银行为申万巴黎消费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代销机构的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银行合力提高开户质量
    2009年05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潘圣韬
      ⊙本报记者 潘圣韬

      

      长期以来,银行始终是券商重要的营销渠道,不过由于银行账户质量参差不齐,大量空户、无效户充斥着券商表面上“亮丽”的开户数据,也无形中加大了券商的营销成本。因此,一些中小券商开始在与银行的合作方式上思变,以期在获取优质客户资源的同时也能控制成本。近日就有券商在上海地区推出与银行合作的“联合营销计划”,通过与银行相互推荐资质较好的客户,拓展开户渠道,提升开户质量。

      “银行需要一些第三方存管客户,而我们希望开发一些从事证券买卖的客户。我们这里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客户可以推荐到银行办理第三方存管,资金的存管,银行也可以介绍一些优质存款客户给我们,我们通过再次开发,将其变成我们的产品客户或者股东客户,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某中型券商内部人士介绍。

      券商与银行这种客户互荐的做法在业内很普遍,通过这样的方法开发客户也是券商的主要营销手段之一。不过这种银行渠道进来的客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质量普遍不高。某券商上海营销拓展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介绍给他们的客户比较散乱,基本上都是些“小小户”,而且大多转过来之后一年半年都不会做股票。这类账户也被券商称为空户、无效户,不仅无法为券商贡献利润,无形中还增加了券商的营销成本。因此,一些券商开始尝试对客户“先甄选后推荐”的合作方式。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希望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做一些实质性的营销。我们希望银行介绍一些资质较好的客户,比如说存款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好以前还买过一些理财产品的客户。”华南某券商营销主管告诉记者,“如果是一些完全没有投资经验的客户,一方面我们营销的难度很大,另外他对股市风险以及相关的投资者教育缺乏了解,这样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后续的隐患,我们付出的工作量也会成倍的增加。”

      “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我们给银行提供的也不是随便的一个股东账户,我们也是有选择的,选择一些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客户。”该营销主管补充到。

      而在这样的合作方式中,资金比较大的客户很难进行相互推荐,资金量适中的客户才是双方主要的营销对象。“因为资金量大的客户一般有比较喜欢的银行,银行对他的维护、公关都做得非常好,我们把他推荐过去也不一定能成功;从银行的角度,几百万、上千万的客户很多已经开过户了,其他券商对他的服务也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争取的难度也是非常大。”上述人士指出,“因此,这一块我们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一般是有一定的资金规模但又不是太大的客户,对于我们来说,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营销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开发成功的概率会高一点。”

      该人士还表示,这类合作并不会牵涉到利益分配的问题。“我们正是看中了客户的后续营销价值,才互相合作的。开发的客户进行股票交易,我们按规定收取佣金,这与银行没有关系;同样,我们推荐客户给银行,相关后续事宜我们也不会过问。这样的合作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